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首页
故事
典故
人物
知识
事件
词语
官职
吉日
假日
节日
节气
都尉
承烈都尉
官名。东汉献帝建安(196—220)中孙权置。领兵。《三国志凌统传》: “权以(凌)统为承烈都尉,与周瑜等拒破曹公于鸟林。”官名,东汉末年孙权置,掌征伐或驻守,其位低于校尉。《三国志吴书凌统传》:“权以统为承烈都尉,与周瑜等拒破曹公于乌林,遂攻曹仁,迁为校尉。”
左典牧都尉
官名。西晋置。与中、右典牧都尉同属太仆,掌管马、牛的牧养,六品。
左果毅都尉
官名。唐朝折冲府次官之一。太宗贞观十年(636)改别将(车骑将军)置,一员,上府从五品下,中府正六品上,下府从七品下,与右果毅都尉掌通判府事,为折冲都尉副职。辽朝诸卫各置二十八员,为加官。
宜禾都尉
官名。西汉为敦煌郡所辖部都尉,治昆仑障。东汉主伊吾庐屯田。章帝建初二年(后77)罢。魏、晋亦置,主宜禾(今甘肃安西)一带军务,七品。官名,汉置,掌屯田。《汉书地理志敦煌郡》:“广至,宜禾都尉治昆仑障。”《后汉书显宗孝明帝纪》:“十六年……窦固破呼衍王于天山,留兵
典曹都尉
官名。三国蜀置。管理盐铁之政,属盐府校尉。见《三国志吕义传》。官名,三国蜀置,掌盐铁之政,为盐府校尉属官。《三国志蜀书吕乂传》:“先主定益州,置盐府校尉,较盐铁之利,后校尉王连请乂及南阳杜祺、南乡刘干等并为典曹都尉。”
大都尉
匈奴官名。位次左、右大将,以单于同姓贵族任之。汉时匈奴官制,自单于以下置左右贤王、左右谷蠡王、左右大将、左右大都尉、左右大当户,凡二十四长,大者领万骑,小者率数千。诸大臣皆世官。匈奴官名。汉时匈奴设此官,分左大都尉和右大都尉,领兵万骑,位在左右大将下,左右
司金都尉
官名。东汉末曹操置。《三国志韩暨传》:“徙监冶谒者”,“加司金都尉,班亚九卿。”管理铁器的冶铸制造。官名,东汉末曹操置,掌金属冶炼和铁器铸造。《三国志魏书韩暨传》:“徙监冶谒者……在职七年,器用充实。制书褒叹,就加司金都尉。”
陷阵都尉
官名。东汉献帝建安(196—220)初曹操置,领兵,随从出征。《三国志于禁传》: “拜(禁)陷阵都尉,从讨吕布于濮阳。”
绥夷都尉
官名。西晋置。《晋书 朱伺传》:“(伺)转骑部曲督,加绥夷都尉。”
绥戎都尉
官名。三国蜀置。职掌不详。参见《三国志孝严传》裴松之注引《(诸葛)亮公文上尚书》。官名,三国蜀置,掌征伐、驻守或地方治安等。《三国志蜀书李严传》:“(亮曰)是臣不敏,言多增咎。”注:“亮公文上尚书曰:……行参军绥戎都尉臣盛勃……”
京兆虎牙都尉
官名。东汉安帝永初四年 (110)置,居长安,与扶风都尉并称二营,将兵卫护园陵,抵御羌族进犯。官名,东汉驻防长安的军事长官,掌护三辅陵庙,防御外族侵犯。《后汉书百官志》:“安帝以羌犯法,三辅有陵园之守,乃复置右扶风都尉,京兆虎牙都尉。”《后汉书孝安帝纪》:“乙未
辅正都尉
官名。三国吴置。孙权黄龙元年(229)立孙登为太子,置左辅、右弼、辅正、翼正都尉,以辅佐太子,称太子四友。顾谭自中庶子转此。见《三国志 顾雍传》、《孙登传》。官名,三国吴置,掌侍讲诗书和出从、骑射,为太子四友。《三国志吴书孙登传》:“黄龙元年,权称尊号,立(登)
辅义都尉
官名。东汉献帝建安(196—220)中孙权置。以顾徽任此职,出使曹操。三国吴孙权赤乌(238—251)中置为东宫官。见《三国志顾雍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钟离牧传》。官名,三国吴置,本为领兵武官,但也奉命出使。《三国志吴书顾雍传》注引《吴书》:“(孙)权谓(雍母弟)徽
昭武都尉
散阶称号。清朝武职正四品之封赠。初,武职中属绿营者正四品封明威将军,乾隆二十年(1755)改昭武大夫,属八旗者正四品封中宪大夫。三十二年,统一为昭武大夫。五十一年,改此称,遂为定制。官名。清置,清代武职正四品授昭武都尉。见《清史稿职官一兵部》。
绥集都尉
官名。东汉献帝建安 (196-220)中曹操置。管理屯田事务。《三国志仓慈传》: “建安中,太祖开募屯田于淮南,以慈为绥集都尉。”官名,东汉末年曹操置,掌淮南屯田事。《三国志魏书仓慈传》:“始为郡吏,建安中,太祖开募屯田于淮南,以慈为绥集都尉。”
安民都尉
官名。 三国吴置。 《三国志孙綝传》:“(孙)綝父绰为安民都尉。”官名,三国吴置,掌治安、军事,也征战。《三国志魏书孙綝传》:“綝父绰为安民都尉,綝始为偏将军。”
奉正都尉
官名。东汉献帝建安(196—220)初孙策置。《三国志孙讨逆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策遣奉正都尉刘由、五官掾高承奉章诣许拜献方物。”官名,东汉末年孙策置,掌帅军征伐或驻守。《三国志吴书孙策传》:“彭城张昭、广陵张紘、秦松、陈端等为谋主。”注:“《江表传》曰:策
奉车都尉
官名。西汉武帝始置,职掌皇帝车舆,入侍左右,多由皇帝亲信充任,秩比二千石。东汉名义上隶光禄勋。三国因之,地位渐低。蜀参用宦者。魏、晋用作加官,与驸马都尉、骑都尉并号“三都尉”,多任宗室、外戚,并奉朝请,六品,名义上隶散骑省。西晋末司马睿为晋王时,其府参军悉
典农都尉
官名。(东汉末置,三国魏、吴,西晋沿置。)东汉献帝建安元年(196),曹操兴办屯田,各县有屯田者皆置此职以掌屯田事务。秩六百石,一说为四百石。管理所部吏民,属典农中郎将或典农校尉。郡国太守,内史不得干预其事务。三国魏沿置,七品。魏元帝咸熙元年(264),罢诸田官,遂改
州都尉
武官名。魏晋时代,州亦偶有分部设置都尉的,《通典职官十八》“魏官品”条和《通典职官十九》“晋官品”条均谓州郡国都尉、司马,第八品。当是州亦有都尉之设。《晋书石勒载记》记石勒“进攻赵郡,害冀州西部都尉冯冲”,可作为官品条所记的补证。北魏亦有州都尉,《魏书官氏
«
1
2
3
4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