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李文恭公遗集
书名。清李星沅撰。汇集李星沅奏议、文集、诗集共四十六卷。奏议反映李氏任职广东学政,陕西、江苏巡抚,云贵、两江总督时的政治活动以及当时政治、经济和社会情况。文集和诗集则较多地反映李氏个人的生活和思想。有同治三年(1864)刊本。
金粟斋遗集
书名。清蒯光典撰。八卷。蒯氏以进士入翰林,因在甲午战争中上万言书言事受冷遇,遂乞假致力于教育。后出为欧洲留学生监督卒。是书涉及办学事不少,可供研究近代新式教育之用。
曾惠敏公遗集
书名。清曾纪泽撰。十七卷。所辑奏议、公牍、日记等涉及中外交涉事甚多,为研究近代中外关系史之重要资料。光绪十九年(1893)刊行。今人标点本更名《曾纪泽遗集》。
胡文忠公遗集
书名。清胡林翼撰,严树森鉴定,阎敬铭等编。同治三年(1864)刊行。同治四年至五年由郑敦谨、曾国荃重编,增加材料近三倍,共八十六卷,六年刊行。1936年国学整理社改题为《胡文忠公全集》铅印。同年沈卓然、朱晋材增补胡林翼《读史兵略》,改名《胡林翼全集》刊行,共一百三十
王壮武公遗集
书名。清王錱撰。二十四卷。汇集王錱禀牍、书札、日记、杂著以及有关练兵的《练勇刍言》。其中保留了一些有关太平天国时期史料。并附有年谱、传记。有光绪十八年(1892)刻本。
王文敏公遗集
书名。清末王懿荣撰。八卷。全书分奏疏、诗文、福文金石残稿、汉碑存目、天壤间杂记等类。对研究近代学术、伦理思想、民间风俗及封建士子的思想格局有重要参考价值。有1923年刊本。
王心斋先生遗集
书名。简称《王心斋集》。明王艮(号心斋)撰。五卷。包括《明哲保身论》、《勉仁方》、《王道论》、《均分草荡议》、《答问补遗》、《乐学歌》等。艮重口传心授,不喜著述,现存语录诗文,由其子孙门人纂集。旨在明辨与王阳明学术之异同,阐述“百姓日用即道”的思想。明代有六
刘忠诚公遗集
书名。清刘坤一撰。六十六卷。分奏疏、书牍、电奏、公牍、电信及补过斋诗文集等六部分。起咸丰八年(1858)正月,迄光绪二十八年(1902)八月。刘氏任封疆大吏达三十年,故集中包括甚广,有关太平军、天地会、洋务活动、甲午战争、义和团运动、中外交涉及清朝财政制度诸事均有涉及
江忠烈公遗集
书名。清江忠源撰。收录江忠源所著有关调兵、练兵奏疏以及古今体诗八十五首。后附江忠源行状、碑文、墓表、祭文等。有同治三年(1864)刊本。
戊戌六君子遗集
书名。近人张元济辑。辑录戊戌六君子遗著。凡六册。首册录谭嗣同《寥天一阁文》二卷;二册刊谭氏《莽苍苍斋诗》二卷,附补遗一卷,《远遗堂集外文》初、续两编;三册收林旭《晚翠轩诗集》一卷,杨锐《说经堂诗草》一卷;四册刊刘光第《介白堂诗集》二卷;五册有杨深秀《雪虚声堂诗
秋瑾女侠遗集
书名。近人王灿芝编。辑录秋瑾遗稿计诗一百十一首、断句十一句、歌三首、词三十八阕。杂文八篇、译文一篇。1929年上海中华书局出版。
养知书屋遗集
书名。清末郭嵩焘著。五十五卷。光绪十八年(1892)刻本。包括奏疏、文集、诗集三类,郭于光绪初曾充出使英、法等国大臣,以熟悉洋务著称,书中涉及洋务的文字甚多。
李资政公遗集
书名。清李蕊撰。二卷。因其卒谥资政,故名。李氏以进士入仕,官至广东粮道。是书所辑条陈、公牍、杂记等,于晚清广东一带征粮及田赋折银等事多有涉及。
合肥李氏三世遗集
书名。近人李国杰为其曾祖父李文安、祖父李鸿章、父李经述编辑的诗文集。分为《李光禄公(文安)遗集》、《李文忠公(鸿章)遗集》和《李袭侯(经述)遗集》,各八卷,凡二十四卷。内容有诗、赋、论说、碑文墓志和其他杂著类,书札和官场文书不收。
王鲁斋遗集
书名。南宋王柏撰。发挥程朱理学,对汉代经学多有怀疑。《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斥其“好妄逞私臆,窜乱古经”。原集七十五卷,已佚。其十三世孙承秀重辑《遗集》十三卷。《四库全书》二十卷本为清康熙间冯如京所刻,外间罕见。胡凤丹编《金华丛书》收有十卷本。胡宗楙从江安傅阮
梁夫山遗集
书名。明何心隐著。参见“爨桐集”。
何北山遗集
书名。南宋何基著。《宋史何基传》载文集三十卷,《金华县志》、《婺志粹》载《北山集》十卷,后均未见。清胡凤丹检辑群编,得其诗文若干,厘为三卷,附录一卷,收入《金华丛书》。
华胥赤子遗集
书名。清方铸撰。二十卷。包括经说六卷,古今体诗十卷,文二卷,尺牍一卷,奏章一卷。书中收有为首任新疆巡抚刘锦棠起草之奏疏,由此可知新疆初建行省时之状况。有1922年刊本。
崔翰林遗集
书名。清崔舜球撰。二卷。因其曾以进士入翰林,故名。是书《都门杂记》一卷,所述多京朝掌故。光绪十四年(1888)刊行。
复庵遗集
书名。清许珏撰。二十四卷。许氏于清光绪年间曾随张荫桓使美,继随薛福成使英,嗣又从杨儒使美,后为使义(意大利)大臣,长期办理外交事务。故书中多涉及中外关系之文字,而以记载美洲排斥华工事独多。1922年刊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