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首页
故事
典故
人物
知识
事件
词语
官职
吉日
假日
节日
节气
通志
安徽通志
书名。清邓廷桢监修,李振庸等纂。二百六十卷,首六卷。道光九年(1829)成书。悉从《江南通志》体例,分舆地、河渠、食货、学校、武备、职官、选举、人物、艺文、杂类十志。搜采广博,考订详实,条理井然。有道光十年(1830)、光绪四年(1878)刊本。另有光绪四年吴坤修等纂修本等
奉天通志
书名。辽宁省志。1927—1934年由白永贞、袁金凯、王树枏、吴廷燮、金毓黻、世荣、吴闿生、金梁等人编纂。二百六十卷。1937年刊行。主要记载辽宁省的建置沿革、山川物产、古迹陵庙、人物兵备、教育艺文等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诸方面的史实。
畿辅通志
书名。(1)清李卫等监修,唐执玉等纂修。雍正十三年(1735)成书。一百二十卷。康熙时郭棻修有旧志,未为详确。因予重修,订讹补阙,较旧志更为完善。分三十一门,于人物、艺文二门,又各为子目。有雍正刊本、民国影印本。(2)清黄彭年总纂。三百卷。同治十年(1871)设局修纂,历十
河南通志
书名。清田文镜等监修,孙灏、顾栋高等编纂。八十卷。雍正间成书。该省志创自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郭守愚纂修本,粗具崖略。顺治十七年(1660)贾汉复等又续修。是书据旧制内容,多有增补,考古证今,体例颇为完整。有雍正十三年(1735)、道光六年(1826)、光绪十八年(1892)刊本。
盛京通志
书名。清阿桂奉敕修,刘谨之等纂。一百二十卷。乾隆时成书。旧有志书,叙述未详,因命补正其书,定为此本。旧志于盛京、兴京、东京之创建,及太祖、太宗定都之始末,俱未载;于开国战绩,宗室、王公、勋臣事迹亦不悉具。此志皆详考增修,另于建置沿革、疆域形胜、古迹陵墓、杂
福建通志
书名。有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金鋐纂修本等,其中以郝玉麟等监修,谢道承等纂本书较常见。本书乾隆二年(1737)成书。七十八卷。取旧志之烦芜未当者,删汰冗文,别增新事。如沿海岛澳诸图,旧志所不载者,皆为详绘补入,足资考镜。其疆域制度,悉以修纂时之现行者为断。分三十门
江南通志
书名。有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于成龙纂修本和清赵宏恩等纂修本,其中赵宏恩本于乾隆元年(1736)成书。二百卷。于康熙时旧制补苴罅漏,多有增补。惟编纂不出一手,常有抵牾处,且志局设于江宁,执笔者又多吴中人士,故所记江苏详于安徽。
江西通志
书名。有明嘉靖四年(1525)林庭㭿纂修本,清康熙二十二年(1682)于成龙纂修本等。其中以清谢旻等监修本较常见。共一百六十二卷。雍正间成书。依据康熙时白潢所修《西江志》旧本加以厘订。广搜博访,订舛正伪,文简事核,厘然有序,于地方志中号为善本。有光绪七年(1881)刊
云南通志
书名。有明隆庆六年(1572)邹应龙纂修本,清康熙三十年(1691)范承勋纂修本、道光十五年(1835)阮元纂修本等。其中较常见者为清鄂尔泰等监修、靖道谟纂修本。三十卷。雍正间成书。乃据旧志增修,旧志冗复失当者删之,又补旧志之所无。分三十门,门为一卷,纲领粲然,颇有条理。史
两浙海塘通志
书名。清方观承撰。二十卷。成书于乾隆十六年(1751)。分为图说、历代兴修、本朝建筑、工程、物料、坍涨、职官、潮汐及江塘等。是两浙海塘专书。北京图书馆藏有乾隆十六年刻本。另琅玕撰《海塘新志》,乾隆五十五年成书;杨撰《海塘揽要》,嘉庆十三年(1808)成书;乌尔恭
回疆通志
书名。又名《回疆事宜》。清新疆喀什噶尔(今喀什)参赞大臣、蒙古镶黄旗人和宁纂辑。十二卷。成书于嘉庆九年(1804)。主要内容为回部各首领传记、喀什噶尔参赞大臣所辖八城及哈密、吐鲁番各城事略。有嘉庆九年刻本、抄本,1925年沈瑞麟校订排印本。
八闽通志
书名。明陈道、黄仲昭纂。八十七卷。仲昭名潜,以字行,莆田人。成化进士。为明代记述福建八府之重要地理志书。修于成化二十年(1484),弘治二年(1489)成书。仿《大明一统志》,而分地理、食货、秩官、学校、选举、坛庙、恤政、宫室、丘墓、古迹、传记诸类。俱载前人所考见,尤
四川通志
书名。清黄廷桂等监修、张晋生等纂。四十七卷。雍正间成书。康熙初所纂《四川通志》,因兵燹之后,文献无征,多有脱漏。是书于旧志之阙者补之,略者增之,较为详备。有雍正十一年(1733)、嘉庆二十一年(1816)刊本。
续通志
书名。清乾隆时官修。六百四十卷,另有凡例、总目。以郑樵《通志》止于唐代,因于乾隆三十二年(1767)敕命续纂,体例与《通志》大体相同,分本纪、列传、二十略等几大部门,但缺世家、年谱。全书内容与《通志》相衔接,纪、传从唐初到元末,明代纪、传因已另修《明史》,故不加
清通志
书名。原称《皇朝通志》,清亡之后,通用此名。清乾隆时官修。一百二十六卷,另有凡例、总目。起自清初,止于乾隆晚年。体例与《通志》、《续通志》颇异,省去本纪、列传、年谱,以其具存于实录、国史列传及宗室王公功绩表传诸书,馆臣不敢更加撰述,而仅存与《通典》、《文献
浙江通志
书名。有明嘉靖四十年(1561)胡宗宪纂修本、清康熙二十三年(1683)王国安纂修本,其中以清嵇曾筠等监修、李卫等编纂本最常见。此书二百八十卷。雍正十三年(1735)成书。分五十四门,较旧志增目十七。所引诸书,皆具列原文,标列出典,有见异辞者,又附加考证于下。虽过求赅备,但
吉林通志
书名。清吉林将军长顺于光绪十七年(1891)监修。一百二十二卷,附舆图一卷。仿一百二十卷本《盛京通志》撰写而成,是吉林最早的专志。凡十三目:圣训、天章、大事、沿革、舆地、食货、经制、学校、武备、职官、人物、金石、志余。对山川道里的方位、沿革以及地方政教、古今官职
贵州通志
书名。有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谢东山纂修本、万历二十五年(1597)王耒贤纂修本、清康熙十二年(1673)曹申吉纂修本等,其中以清鄂尔泰等监修,靖道谟、杜恮编纂本较常见,此书四十六卷。乾隆六年(1741)成书,于各省通志成书最后。贵州地辟西南,旧籍寥寥,本书综诸家著述汇成一编
湖南通志
书名。清陈宏谋等监修,范咸纂。一百七十四卷。乾隆时成书。《湖广通志》于湖南事迹未能赅备,故创修此志,以补其阙。分三十七门,为湖南省第一部省志。惟全志详文而略武。此后又有嘉庆二十五年(1820)巴哈布、翁元圻纂修本,光绪十一年(1885)卞宝第、李翰章纂修本等。
湖广通志
书名。有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徐国相纂修本等,以清迈柱等监修,夏力恕等纂修本为常见。一百二十卷。此书雍正十一年(1733)成书。取康熙旧志为底本,或增或并,分目三十一,较旧志为详。成书时,已分湖南、湖北为二,本志仍并为一书。惟开局武昌,距长沙以南诸郡稍远,故湖北详
«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