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首页
故事
典故
人物
知识
事件
词语
官职
吉日
假日
节日
节气
运司
都转运司
官署名。或称都转运使司。西夏有都转运使司,设转运使等官。金朝中都路置都转运司,掌本路税赋钱谷、仓库出纳、权衡度量之制。设使为长官,正三品。下设同知、副使、都勾、户籍、支度、盐铁判官、都孔目官、知法等官职。元世祖中统三年(1262),以阿合马领中书左右部兼诸路都转
三门白波提举辇运司
见“辇运司”。
三门白波发运司
官署名。宋朝初年置,掌黄河三门至汴河水运,漕运陕西粮谷以供京城,设发运使一人,下设催促装纲、催纲、提辖等属。后改三门白波提举辇运司。
辇运司
官署名。北宋初设三门白波发运司,掌陕西诸州自渭河、黄河、汴河起发纲运,供输京城开封,设发运使、发运判官各一人。仁宗时,改名三门白波提举辇运司,废发运使,以发运判官领其事,又置都大提举辇运公事一人,同提举辇运公事二人。又有广济河都大辇运司,掌京东诸州自广济河
发运司
官署名。宋初有三门白波发运司、京畿东路水陆发运司。太平兴国二年(977),置江淮水陆发运司于开封,掌江、淮漕运之事。设发运使、发运副使、发运判官。端拱元年(988)罢江淮发运司,以其事隶排岸司。至道元年(995)复于淮南置司。庆历七年(1047)又置于真州,设制置发运副使主之
提刑转运司
见“按察司”。
北京都转运司
官署名。金代置。掌辖区税赋钱谷、仓库出纳、权衡度量之制。初以临潢府为北京,设司。天德二年(1150)改北京为临潢府路,以北京都转运司为临潢路转运司。三年罢。贞元元年(1153)以大定府为北京后,设于大定府。长官为转运使,秩正三品。下设同知转运使、副转运使、都勾判官、户
四川茶盐都转运司
官署名。明洪武五年(1372)始置。掌四川茶、盐事务。设都转运使、同知、副使、判官等员。十年罢。
三门白波发运司
官署名。宋初置,掌黄河三门至汴河水运,漕运陕西粮谷以供应汴京之用。设发运使一员,下设催促装纲、催纲、提辖等官属。后改名为三门白波提举辇运司。
上京路都转运司
官署名。金代置。掌本路税赋钱谷、仓库出纳、权衡度量。天德三年(1151)设于上京路济州。四年,改为济州路转运司。
转运司
官署名。亦称转运使司。宋代诸道(路)皆置,均调一道(路)租税以供国家支用,以转运使、副使主其事,兼分巡所部,监察官吏能否,其属有转运判官。辽代置山西路都转运使司及奉圣州、蔚州、应州、朔州、保州转运使司,各设转运使、副使、同知转运使、转运判官掌其事,属南面财赋官
都转运司
官署名。或称都转运使司。西夏有都转运使司,设转运使等官。金代中都路置都转运司,掌本路税赋钱谷、仓库出纳、权衡度量之制。设使为长官,正三品。下设同知、副使、都勾、户籍、支度、盐铁判官、都孔目官、知法等官职。元世祖中统三年(1262),以阿合马领中书左右部兼诸路都转
西京路转运司
官署名。金代地方财政机构,掌本路税赋钱谷、仓库出纳、权衡度量之制,置于西京大同府。设转运使领司事,正三品。下设同知转运使、副转运使等职。
发运司
发运司的词语属性 拼音f yn s拼音字母fa yun si拼音首字母fys 发运司的百科含义 官署名。宋初有三门白波发运司、京畿东路水陆发运司。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置江淮水陆发运司于开封,掌江、淮漕运事宜。设发运使、发运副使、发运判官。端拱元年(988年)罢江淮发运司,以其事隶
辇运司
辇运司的词语属性 拼音nin yn s拼音字母nian yun si拼音首字母nys 辇运司的百科含义 辇运司,宋官署名。
运司
运司的词语属性 拼音yn s拼音字母yun si拼音首字母ys 运司的词语解释运司[ yn s ] 1.古代官名。转运使司转运使、盐运使司盐运使的省称。宋 吴自牧《梦粱录解闱》:“三年一次,八月十五日,放贡举应试诸州郡府及各路运司,并于此日放试。”《官场现形记》第三一回:“这个挡口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