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乙注车鼻可汗
即阿史那斛勃。东突厥首领。建牙金山北。唐贞观四年(630)颉利败亡,突厥余众推以为主,臣于薛延陀。薛延陀可汗夷男忌其骁悍,将加害,因奔还本部,自立为乙注车鼻可汗,统结骨、葛逻禄、拔悉蜜诸部。二十一年薛延陀亡,先遣子入贡于唐,后又攻杀唐使。二十三年高侃率唐骑及回
车鼻可汗
即“乙注车鼻可汗”。
乙注车鼻可汗
乙注车鼻可汗的词语属性 拼音y zh ch b k hn拼音字母yi zhu che bi ke han拼音首字母yzcbkh 乙注车鼻可汗的百科含义 乙注车鼻可汗,东突厥汗国可汗。原为贵族世代为西北部小可汗。颉利可汗被唐生擒后,各部举其为大可汗。其惧薛延陀污国之强盛,在其管区自立为乙注车鼻可汗统
车鼻可汗
【介绍】: 唐时突厥酋长。阿史那氏,名斛勃。颉利败,被推为大可汗。率部归薛延陀,为延陀所忌,复归旧所,自称乙注车鼻可汗。太宗贞观末征入朝,不至,遣高偘袭之,擒送京师。高宗赦之,拜左武卫将军。
车鼻
突厥别部人,世为小可汗,牙在金山之北。颉利败后,率部归薛延陀,不久还旧所自称可汗,歌罗禄及结骨诸部皆附之。永徽初被唐军击破,俘送长安。(194上/5165,参见《新唐书》215上/6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