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首页
故事
典故
人物
知识
事件
词语
官职
吉日
假日
节日
节气
车驾
车驾清吏司郎中
官署名。简称车驾司郎中。明清兵部车驾清吏司之主官。掌司事。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改驾部郎中设,一人。洪熙元年(1425)南京兵部车驾司亦设一人,皆正五品。清顺治元年(1644)沿设,汉郎中一人。以科甲出身者补授。满洲司官初不分曹,随长官所派。嘉庆四年(1799)定制三人,宗室
车驾清吏司员外郎
官名。简称车驾司员外郎。明清兵部车驾清吏司之副长官。佐郎中掌司事。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改驾部员外郎设,一人。洪熙元年(1425)南京兵部车驾司亦设一人。皆从五品。清顺治元年(1644)沿设,汉员外郎一人,以科甲出身者补授。满洲、蒙古司官初不分曹,随长官所派。康熙五十七
车驾清吏司
官署名。简称车驾司。明清兵部四司之一。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改驾部设。置郎中、员外郎各一人,主事三人。掌理卤簿、仪仗、禁卫、驿传、厩牧之事。洪熙元年(1425),南京兵部亦置,设官略同。清顺治元年(1644)沿置。设郎中宗室、满、汉各一人,员外郎宗室、蒙古各一人,满洲二
车驾司郎中
官名。即“车驾清吏司郎中”。官名。明朝始设此官,属兵部,为车驾司主官,掌管滷、仪仗、禁卫、驿传、厩马等。清朝沿用明朝官制,也设此官,掌管驿传、邮符、牧马等政务。清朝末年废。参看“车驾司”和“车驾清吏司”条。
车驾司员外郎
官名。即“车驾清吏司员外郎”。官名。明朝始设此官,为车驾司官员,他与车驾司郎中、车驾司主事共同掌管鹵簿、仪仗、禁卫、驿传、厩马等事。清朝沿用明朝官制,也设此官,与车驾司其他官员共同掌管驿传、邮符、牧马等事;清朝末年废。参看“车驾清吏司”条。
车驾司
官署名。即“车驾清吏司”。官署名。车驾司是车驾清吏司的简称,属兵部。其职权类似于唐朝和宋朝的驾部。明朝的车驾司掌管鹵簿、仪仗、禁卫、驿传、邮符等,其属官也有郎中、员外郎、主事等。清朝也置车驾司。参看“车驾清吏司”条和《清朝通志职官略兵部》。
车驾司主事
官名。明朝始设此官,为车驾司官员之一,与车驾司郎中、车驾司员外郎共同掌管鹵簿、仪仗、禁卫、驿传、厩马等事。清朝沿用明朝官制,也设此官,他与车驾司其他官员共同掌管驿传、邮符、牧马等事;清朝末年废。参看“车驾清吏司”条。
车驾司
官署名。明清兵部所属四清吏司之一。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改原兵部所属驾部而置。设郎中一人,正五品,成化三年(1467)增设一人,万历九年(1581)革。员外郎一人,从五品。主事二人,正六品,正统十四年(1449)增设一人,后革,万历十一年又增一人。掌卤簿、仪仗、禁卫、驿传、厩
车驾
①车乘或车队。天子车驾“有大驾、有小驾、有法驾”。官员依级别高低,车驾、服饰亦各有差等,违制将受处罚。②皇帝代称。《汉书高帝纪》颜师古注:“凡言车驾者,谓天子乘车而行,不敢指斥也。”蔡邕《独断》称:“天子以天下为家,不以京师宫室为常处,则当乘车舆以行天下,
车驾清吏司
官署名。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改驾部置,为兵部四司之一,简称车驾司。掌理卤簿、仪仗、禁卫、驿传、厩牧等事务。置郎中、员外郎各一人,主事三人。洪熙元年(1425),南京兵部亦置。清沿置。掌全国马政和传递文书事务。设郎中,宗室、满、汉各一人;员外郎,宗室一人,满二人,
车驾通
车驾通的词语属性 拼音ch ji tng拼音字母che jia tong拼音首字母cjt 车驾通的百科含义 车驾通是目前驾培领学车领域中新推出使用效果最好,学员反映最好的一款预约学车软件,有了车驾通您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学车一人一车自主预约,车驾通为您提供线上报名,线上考试预约,根据
车驾
车驾的词语属性 拼音ch ji拼音字母che jia拼音首字母cj 车驾的词语解释车驾[ ch ji ] 帝王坐的车。 车驾的百科含义 车驾是汉语词汇,解释为1、马驾的车,2、帝王所乘的车,指帝王。出自《管子大匡》。 车驾的详细含义 马驾的车。《管子大匡》:“乃命车驾,鲍叔御,小白乘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