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首页
故事
典故
人物
知识
事件
词语
官职
吉日
假日
节日
节气
赵普
赵普:慧眼识得潜力股
北宋初年活跃着一位着名的政治家——赵普,从一介名不见经传的草根,逆袭成为大宋开国功臣,并为相十年之久,他声名赫赫,权倾朝野。如此华丽的转身,赵普凭的是什么呢?他是看中了赵匡胤这支潜力股吗?坊间盛传赵普不过是溜须拍马之徒,他的相位全凭“一碗汤药的殷勤”而得,
赵普胜
元末天完红巾军将领,白莲教徒。善用双刀,号双刀赵。至正十二年(1352)九月,在长江中游小孤山附近大败元军,俘元江西行省平章星吉,克江州(今九江)。十五年春,与李普胜、俞通海等据巢湖结水寨,拥众万余。同年夏,与朱元璋联合渡江,中途火并,离去。多次率兵攻安庆、池州(
赵普
宋初幽州蓟县(今北京西南)人,后迁河南洛阳。字则平。五代后周时,为赵匡胤幕僚,任掌书记,策划陈桥兵变,助其代周。入宋,以佐命功,授右谏议大夫,充枢密直学士。建隆元年(960),说太祖兵机贵速,应立即出师平定李筠之乱,并自请从征。以功迁兵部侍郎、枢密副使。同年,又
赵普胜
赵普胜的词语属性 拼音zho p shng拼音字母zhao pu sheng拼音首字母zps 赵普胜的百科含义 无为州庐江县(今安徽庐江)人,元末红巾军将领。
赵普胜
【生卒】:?——1359 元末红巾军徐寿辉部将。骁勇善战,惯用双刀,号称“双刀赵”。曾投靠朱元璋,后改投寿辉。为陈友谅守安庆。元璋用反间计,使友谅疑忌而杀害他。
赵普
【生卒】:922—992【介绍】: 宋幽州蓟县人,后徙家洛阳,字则平。后周时为赵匡胤幕僚,任掌书记,策划陈桥兵变,助其代周。入宋授右谏议大夫、充枢密直学士。建隆元年,建议速平李筠之乱,从征上党,迁兵部侍郎、枢密副使。又请速平李重进之乱。三年,拜枢密使、检校太保。
赵普
【生卒】:922——992 字则平,幽州蓟(今天津蓟县)人。后周时从赵匡胤任归德军掌书记,参与谋划陈桥兵变,拥立匡胤为帝代周。入宋,以佐合功授右谏议大夫,充枢密直学士。从征李筠,以功迁兵部侍郎、枢密副使,旋任枢密使。劝太祖遣使分赴诸道,征丁壮籍名送京师以备守卫;诸
赵普
【生卒】:922—992【介绍】: 宋幽州蓟县人,后徙家洛阳,字则平。后周时为赵匡胤幕僚,任掌书记,策划陈桥兵变,助其代周。入宋授右谏议大夫、充枢密直学士。建隆元年,建议速平李筠之乱,从征上党,迁兵部侍郎、枢密副使。又请速平李重进之乱。三年,拜枢密使、检校太保。
赵普胜
【生卒】:?——1359 元末红巾军徐寿辉部将。骁勇善战,惯用双刀,号称“双刀赵”。曾投靠朱元璋,后改投寿辉。为陈友谅守安庆。元璋用反间计,使友谅疑忌而杀害他。
赵普
【生卒】:922——992 字则平,幽州蓟(今天津蓟县)人。后周时从赵匡胤任归德军掌书记,参与谋划陈桥兵变,拥立匡胤为帝代周。入宋,以佐合功授右谏议大夫,充枢密直学士。从征李筠,以功迁兵部侍郎、枢密副使,旋任枢密使。劝太祖遣使分赴诸道,征丁壮籍名送京师以备守卫;诸
《赵普进梅谏》来历意思解释
宋元无名氏戏文《赵普进梅谏》,戏文已佚,仅存残曲三支。元.王德信《赵光普进梅谏》杂剧,今佚。元.梁进之《赵光普进梅谏》杂剧,今佚。宋代宰相赵普曾进梅谏君,正史不录,戏文又佚,故事未详。元.汤式套曲〔南吕.一枝花〕《嘲素梅》:“孟浩然见了呵飏了吟鞭,赵光普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