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赋役令
唐时关于赋税、力役的法令。主要为对租庸调征收内容及办法的规定(不包两税法)。令文散见于《唐六典》、《通典》、《唐会要》诸书。日本养老时代的《赋役令》亦可资参考。
赋役黄册
简称黄册。亦称黄籍。明清为征派赋税而编造的赋役清册。因上报的册面为黄纸,故名。明洪武十三年(1380)定全国推行里甲编制,次年命各州县每里编造黄册。以户为主,按丁粮多少为次,细开本户所属府州县和所在里甲或都图,所隶役籍、户等和轮当里甲年份,详细登记每户之人丁和田
赋役全书
清全国赋役总册。清初征粮无据,弊端百出,遂着手整顿赋役制度,诏定编制全国赋役规则。顺治三年(1646),责令户部稽核钱粮原额,俱照明万历年间规则,汇为赋役全书,总载地丁原额,次列土地荒芜、人口逃亡,再次列征税数量及起运地点、存留细数。其新垦土地、招徕人丁,续入册
简明赋役全书
见“赋役全书”。
赋役
赋役的词语属性 拼音f y拼音字母fu yi拼音首字母fy 赋役的词语解释赋役[ f y ] 赋税和徭役。 赋役的详细含义 赋税和徭役的合称。中国古代,赋初指兵赋。春秋后期,各国逐渐从田亩征赋,赋和税渐趋混合。秦汉以后,赋指按户口征收的税,徭役则另行征发,赋和役始有明显区别。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