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观察使司
官署名。辽在一些州设,总领一州政事。主要为高、武安、利、益、宁、归、宁江、永、静等州。濮、易、泰、沈、应、蔚等州也曾设置。观察使州低于节度使州。
观察使
官名。又称观察处置使。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停诸道采访处置使、黜陟使而置,掌监察所部官吏善恶,张举朝廷大纲。唐朝中期未设节度使之江南、岭南诸道则置为最高长官,总其军政、民政,下设副使、支使及掌书记、判官、推官、巡官、衙推、随军、要籍、进奏官各一人; 唐朝后期则
观察使公署
官署名。北洋政府时期,道的行政长官初称观察使,其官署称观察使公署。依照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一月八日公布的《划一现行各道地方行政官厅组织令》的规定,观察使公署分设内务、财政、教育、实业四科,各设科长一人,科员若干人。各科职权略同省公署各司,总务由内务科兼办。
正任观察使
参见“正任”、“观察使”。
观察使司
官署名。辽在高州、武安、利州、益州、宁州、归州、宁江、永州、静州及濮州、易州、泰州、沈州、应州、蔚州等地先后设置,位节度使州下。以观察使总领司事,又有副使、判官、州学教授与助教等属。
观察使
官名。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停诸道采访处置使、黜陟使而置,又称观察处置使,掌监察所部官吏清浊善恶,张举朝廷大纲。未设节度使的江南、岭南诸道,则置为最高长官,总领军政、民政,下设副使、支使及掌书记、判官、推官、巡官、衙推、随军、要籍、进奏官各一人。后期多由节度
安黄观察使
唐方镇名。贞元十五年(799)置安黄节度观察使,治安州(今湖北安陆)。领安、黄二州,约当今湖北广水、应城以东,巴水以西,长江以北,大悟、麻城以南地区。十九年,号奉义军。元和元年(806),省入鄂岳观察使。
观察使
观察使的词语属性 拼音gun ch sh拼音字母guan cha shi拼音首字母gcs 观察使的词语解释观察使[ gun ch sh ] 官名。 观察使的详细含义 官名。唐于诸道置观察使,位次于节度使。中叶以后,多以节度使兼领其职。无节度使之州,亦特设观察使,管辖一道或数州,并兼领刺史之职。凡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