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首页
故事
典故
人物
知识
事件
词语
官职
吉日
假日
节日
节气
西域
西域候丞
候和丞为两官,候丞指本职为军候而代理丞的职务。汉置,属西域都护,故称西域候丞。《汉书陈汤传》:“以汤、延寿前功大赏薄,及候丞杜勋不赏,及益封延寿孙迁六百户,追谥汤曰破胡壮侯,封汤子冯为破胡侯,(杜)勋为讨狄侯。”
护西域副校尉
官名,汉置,为西域都护副职,秩比二千石,掌护西域诸国。《后汉书班梁列传》:“旧敦煌郡有营兵三百人,今宜复之,复置护西域副校尉,居于敦煌,如永元故事。”《后汉书西域传》:“邓太后不许,但令置护西域副校尉,居敦煌,复部营兵三百人,羁縻而已。”
钦定皇舆西域图志
书名。简称《皇舆西域图志》、《西域图志》。清官修地方志。始纂于乾隆二十一年(1756),二十七年博恒等纂成初稿,四十七年英廉等增定为今本。四十八卷,另有卷首四卷。卷首为乾隆帝关于西域之题咏和记事,正文为天章、图考、列表、晷度、疆域、山水、官制、兵防、屯政、贡赋、
西域卫亲军都指挥使司
官署名。元代侍卫亲军指挥机构。元贞元年(1295)依贵赤、唐兀二卫之例建置,统阿儿浑军人,又称阿儿浑卫。正三品。置营荨麻林(今河北张家口西洗马林)、丰州(今内蒙古呼和浩特东)等地,衙司在大都丽正门内。置达鲁花赤一人,都指挥使二人,副都指挥使二人,佥事二人。下辖行军千
西域图志
书名。(1)见“西域国志”。(2)即“钦定皇舆西域图志”。
西域总志
见“西域闻见录”。
西域国志
书名。一名《西域图志》。唐敬播等撰,许敬宗监修。六十卷。显庆二年(657)西域平定,置濛池、昆陵二都护府统领之。次年,又重置安西都护府。乃遣使分赴康国、吐火罗诸国,调查疆域、山川、风俗物产以及建置沿革,并绘制成图。敬播据以撰成本书。已佚。
西域纪要
见“西域闻见录”。
西域行传
即“大唐西域记”。
西域图记
书名。隋裴矩撰。三卷。约大业元年(605)至三年间成书。隋炀帝大业年间,裴矩在张掖(今甘肃张掖市)掌管互市,搜集西域四十四国山川、姓氏、风土、服章、物产等资料,编撰此书,并附有地图。原书已佚,但其主要内容包含在《隋书西域传》中。其序存《隋书裴矩传》,所载自敦煌达
西域仪象
元世祖至元四年(1267),西域人札马鲁丁带来的七件西域天文仪器。《元史天文志》称之为西域仪象。(1)混天仪。有一地平环、一子午双环和一与赤经圈相当的四游双环,“内第三第四环,皆结于第二环(即四游双环),又去南北极二十四度,亦可以运转。凡可运三环,各对缀铜方钉,皆有
西域长史
官名。东汉章帝建初元年(76)罢西域都护。军司马班超留于阗,镇抚诸国。八年,以班超为西域长史,亦称将兵长史,掌西域事。和帝永元三年(91)复置西域都护,以西域长史为其属官。永初元年(107),西域乱,不复置都护。安帝延光二年(123),复以班勇为西域长史,将弛刑士五百人,屯
汉西域图考
书名。清李光廷撰。七卷,卷首一卷。李氏依据两汉至清记载西域的史传、说部以及佛教的有关记录、外国所绘地图、西方史籍记载等,考订汉敦煌关外西北至大秦,又西北至于海,西南至安息,又西南至于海的历史地理。卷一“图说”,卷二“天山以南诸国沿革考”,卷三“天山以北诸国
西域求法高僧传
即“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
西域传
即“大唐西域记”。
西域志
即“大唐西域记”。
西域记
见“西域闻见录”。
大唐西域记
书名。简称《西域记》,别称《西域志》、《西域传》、《西域行传》、《玄奘行传》、《玄奘别传》。唐玄奘述,弟子辩机编。十二卷。书成于贞观二十年(646)。以玄奘赴五天竺(今印度、巴基斯坦一带)游学亲历和见闻所及一百三十八个城邦、地区、国家为目,记其历史、地理、交通、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
书名。亦名《西域求法高僧传》、《求法高僧传》。唐义净撰。二卷。记唐初赴西域、南海、印度等地五十余僧人事迹,并附义净自述。对西域、南海等地僧团制度、戒律规定,由吐蕃经尼婆罗入印度的通道,由南海往印度的交通情况等,皆有记载。为研究印度、南海历史、文化、宗教、经
汉书西域传补注
书名。清徐松撰。二卷。嘉庆十六年(1811)徐氏谪戍伊犁,亲历天山南北路调查山川道里风土,稽采各家有关记述,就《汉书西域传》所载葱岭东西史地,考证新疆历史地理变迁,为之补注。为新疆地方史著作。所征各家记载,亦颇补唐颜师古《汉书注》有关部分之未及。
«
1
2
3
4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