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海军衙门
即“总理海军事务衙门”。官署名。清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诏设海军衙门,其衙署内部组织仿照军机处与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体制。以醇亲王奕譞总理海军事宜;以奕劻、李鸿章为会办,曾纪泽、善庆为帮办,而以李鸿章专司筹办事务。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北洋海军建成,海军衙门
步军统领衙门监
监狱名。清置,专司监禁京师地区满人和八旗军人罪犯。由步军统领衙门司务厅管理,监狱分设在崇文、宣武、朝阳、阜成、东直、西直、安定、德胜八门,各一所,依次监禁镶白旗人、镶红旗人、正蓝旗人、镶蓝旗人、镶黄旗人、正黄旗人,正白旗人、正红旗人,也羁禁刑部拟定的枷示或
督理街道衙门御史
官名。清朝工部督理街道衙门主官之一。掌本衙门之事。乾隆三十一年(1766)设,满、汉各一人,皆由工部拟定正陪,钦派充任,每年一更代。
关防衙门
官署名。参见“掌关防处”。
布特哈衙门
满语官署名。即“打牲乌拉衙门”。布特哈,意为“渔猎”。
阿敦衙门
官署名。清初内务府所辖机构。阿敦,满语意为牧群。初名“御马监”,顺治十八年 (1661)改是称,隶内务府。掌管理、供养御厩、马厂之马匹驼只及稽核刍牧事宜。以大臣、侍卫等管理,无定员。康熙十六年 (1677)改称“上驷院”。
鼓厅衙门
见“登闻鼓厅”。
钱粮衙门
即“三旗庄头处”。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司务厅
清代总理衙门的内部机构。初名收掌处,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八月改为司务厅,掌收发往来文书及呈递折件、监视关防、请送印钥等事。由总办章京内酌派二人为“领办”,主管司务厅事务。下设文案科房供事二十四人,分任缮写之事。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清档房
清代总理衙门的内部机构,犹如现代的档案室。设提调二人,掌稽察章京及修档案之事,由总办、帮办章京内选派;督修五人,掌督催修档之事;承修五人,掌编辑档案;校对五人,掌校勘档案。另有清档科房供事二十人,掌缮写之事。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
官名。清置,为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司员,分为四种:一为总办章京,满、汉名二人,由章京内选任,后改由帮办章京升任。主要职掌为综理文书、收支庶务等事;分配各股工作,监督各役人员办事;起草章奏;随王大臣办理交涉,担任记录,照料外事往来的有关活动;稽核各种经费。二是帮办
南京内府二十四衙门
官署名。明朝南京宦官衙门的统称。即指永乐(1403—1424)迁都北京后留置于南京的原宦官十二监、四司、八局,共二十四衙门。
户部仓场衙门
官署名。清置,掌管京仓、通仓积储漕粮及北运河运粮事务,长官为总督仓场侍郎,满汉各一人。所属有笔帖式六人,均由满人充任;经承八人,门吏一人。内部组织分设东科、西科、漕科、详科(办理申报上级的“详文”)、本科、堂房、印房、火房,各有经承一人办事。此外,仓场衙门并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上行走
见“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
官名。简称总理大臣、总理衙门大臣,又名总署大臣、译署大臣。清末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之长官。咸丰十年十二月(1861.1)设。分为三种:一为总理各国事务亲王、郡王、贝勒,特简;一为大臣,以军机大臣兼领,特简;一为大臣上行走、大臣上学习行走、办事大臣等,由内阁、部院满汉京堂
总理衙门大臣上行走
即“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上行走”。
总理海军事务衙门
官署名。简称海军衙门。清光绪十一年(1885)九月成立。以醇亲王奕譞总理海军事务,所有沿海水师悉归其节制调遣。以庆郡王奕劻、大学士直隶总督李鸿章为会办,正红旗汉军都统善庆、兵部右侍郎曾纪泽为帮办,实权为李鸿章所控制。二十一年二月因北洋海军覆灭,基地失陷,该衙门裁
陵寝礼部衙门
官署名。清代礼部分设于东西二陵管理陵寝事务之机构。为管理陵寝三衙门之一。掌理陵寝之礼仪与岁供物品,并管理判署文书。东陵陵寝八处,设掌关防郎中、郎中、员外郎等官,分掌东陵祭祀之事。西陵陵寝七处,设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官,分掌西陵祭祀之事。另于西山妙高峰奕譞墓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官署名。初名总理各国通商事务衙门,旋在关防和各处行文中节去“通商”二字,简称总理衙门、总署或译署。清咸丰十年十二月(1861.1)清政府为办理洋务而设立的中央机构。初只恭亲王奕訢、大学士桂良、户部左侍郎文祥三人管理,后增至八九人不等,统称总署大臣,或特简军机大臣兼
绰尔齐衙门
即“绰尔齐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