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首页
故事
典故
人物
知识
事件
词语
官职
吉日
假日
节日
节气
行宫
太和宫汉人行宫都部署司
即“太和宫南面行宫都部署司”。
行宫都监
见“行宫使”。
行宫禁卫所
官署名。南宋初年置,掌出入皇城宫门等敕号,给三种牌号,稽验出入,皇帝出行则纠察导从。高宗绍兴元年(1131),改行在皇城司。官署名。南宋初设置,差官主管。掌出入皇城宫殿门等敕号,稽察出入,车驾出行则纠察导从。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改称行在皇城司,设提举官一人,提点
行宫总监
官名。隋炀帝大业三年(607)置,上宫正五品,中宫从五品,下宫正七品,掌司皇帝行宫事务。
行宫都部署
官名。北宋皇帝巡幸则置,为行宫长官。后避英宗赵曙名讳,改称行宫都总管。官名。辽置,有的属行宫都部署司,掌行在行军诸斡鲁朶(宫卫、近卫军)之政令,属行宫诸部署司的,掌行在诸宫之政令。见《辽史百官志一北面宫官》。
行宫留守
官名。南宋高宗绍兴四年(1134)始置,以参知政事充任,奏差主管书写机宜文字官一员,干办官二员,准备差遣、差使各三员,使臣五十员。五年罢。六年复置,下设行宫同留守,掌参决尚书省、枢密院事。后废。
行宫使者
官名。朝辽置,掌送发皇帝书信等事。
行宫同留守
见“行宫留守”。
行宫使
官名。宋真宗咸平(998—1003)中置,掌应奉皇帝巡幸事宜,其下设行宫都监。
行宫三司副使
见“行宫三司使”。
南面行宫都部署司
即“汉儿行宫都部署院”。
延昌宫汉人行宫都部署司
即“延昌宫南面行宫都部署司”。
延庆宫南面行宫都部署司
官署名。辽朝南面官,亦称“延庆宫汉人行宫都部署司”。掌延庆宫汉人军民之政。置都部署、副部署、同知等职。
延庆宫汉人行宫都部署司
即“延庆宫南面行宫都部署司”。
行宫总管
官名。清制于各行宫均置总管管理:热河行宫位于承德,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建成,设正副总管各一人,辖苑丞、苑副各四人,千总、委署千总四十六人;汤泉行宫,位于北京西郊小汤山,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建成,设总管一人,辖苑丞、苑副各一人,千总、把总十五人;盘山行
敦睦宫南面行宫都部署司
官署名。辽朝南面官,掌敦睦宫汉人军民之政。亦称“敦睦宫汉人行宫都部署司”。
敦睦宫汉人行宫都部署司
即“敦睦宫南面行宫都部署司”。
哈老徒行宫
成吉思汗行宫之一。设在萨里川(今克鲁伦河上游西)。据清《乾隆内府舆图》,其地有湖名噶老台,行宫当在其旁。
行宫禁卫所
官署名。南宋初设。掌出入皇城宫殿门等敕号,给三种牌号,稽验出入,皇帝出行则纠察导从。绍兴元年(1131)改称行在皇城司,置提举、提点、干当官,以诸司使、副使、内侍都知与押班充任。参见“皇城司”。
察罕脑儿行宫
又称白海行宫、西凉亭。元帝夏季行宫,每年自上都返回大都途中于此驻跸,放鹰行猎。置云需总管府掌之。至元十七年(1280)建成。察罕脑儿,蒙古语,意为白湖,即今河北张北县囫囵淖。行宫在囫囵淖北,故址今名小红城子。
«
1
2
3
4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