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首页
故事
典故
人物
知识
事件
词语
官职
吉日
假日
节日
节气
董狐
董狐
亦称史狐。春秋时晋国太史。董氏为辛有的后裔。晋灵公十四年(前607),晋灵公杀赵盾未成,为赵穿所杀,他记其事为“赵盾弑其君”,并公诸于众。赵盾否认其事,他说:“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境),反(返)不讨贼,非子而谁?”盾无词以对。孔子称之为“古之良史”。
董狐直笔
董狐直笔的词语属性 拼音dng h zh b拼音字母dong hu zhi bi拼音首字母dhzb 董狐直笔的词语解释董狐直笔[ dng h zh b ] 董狐:春秋时晋国的史官。直笔:根据事实,如实记载。指敢于秉笔直书,尊重史实,不阿权贵的正直史家。 董狐直笔的详细含义 【解释】:董狐:春秋时晋国的
董狐
【介绍】: 春秋时晋国人。晋灵公史官。周人辛有后裔,世袭太史,亦称史狐。灵公十四年,公欲杀正卿赵盾,盾出奔未越境,盾族弟赵穿袭杀灵公,迎盾还。狐书于史策曰:“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盾不以为然。狐以盾身为正卿,出走未越境,归不讨贼,杀君者非盾而谁。孔子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