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草木俱朽》来历意思解释
《后汉书•朱穆传》:“彼与草木俱朽,此与金石相倾。”
《八公草木》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草木皆兵”。形容极度疑惧惊恐。清 王顼龄《喜湖南诸路大捷和学士李容前辈韵》:“百粤风烟通马援,八公草木走苻坚。”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来历意思解释
国家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城市逢春,但见草木丛生。 形容丧乱之后,春城荒凉景象。语出唐.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林语堂《记春园琐事》:“晴日时候,已可看见地上的叶影在阳光中波动。这是久久不曾入目的奇景,也正是‘国破山
《平泉草木》来历意思解释
唐.高骈《剧谈录》卷下“李相国宅”:“平泉庄去洛城三十里,卉木台榭,若造仙府。有虚槛,前引泉水萦回,穿凿像巴峡洞庭十二峰九派,迄于海门。皆隐隐见云霞龙凤草树之形。……”又见宋.王谠《唐语林》卷七。此是描写唐宰相李德裕洛阳平泉庄别墅的景象。后因用为咏庄园别墅
《譬诸草木,区以别矣》来历意思解释
诸:“之于”的合音。 好比花草树木,各种类别不同。 表示事物有区别。语出《论语.子张》:“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传焉,譬诸草木,区以别矣。”《汉书.王贡两龚鲍传.赞》:“《易》称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言其各得道之一节。譬诸草木,区以别矣。”清.顾炎
《草木风鹤》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形容惊恐万状,疑虑重重。清 魏源《江头月》诗:“八公草木风鹤声,沟垒高深为谁设?”
《草木风》来历意思解释
同“草木风鹤”。唐 杜甫《洗兵马》诗:“三年笛里《关山月》,万国兵前草木风。”
《草木兵》来历意思解释
同“草木皆兵”。清 查慎行《送秦望兄东归》诗:“雨腥双袖弓刀血,风静诸山草木兵。”
《草木荣枯》来历意思解释
《大自然的语言》:“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侯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
《草木愚夫》来历意思解释
偏正 像山野的草木那样愚味无知的人。《封神演义》70回:“料你不过~,识得什么天时人事。”△贬义。用于讥评人物。
《草木同腐》来历意思解释
《后汉书•朱穆传》:“彼与草木俱朽,此与金石相倾。”
《草木俱朽》来历意思解释
《后汉书•朱穆传》:“彼与草木俱朽,此与金石相倾。”
《草木知威》来历意思解释
喻威名显赫。《新唐书.张万福传》:“朕谓江淮草木,亦知尔威名。”主谓 连草木都知道他的威名。形容声名显赫。宋黄庭坚《送范德孺知庆州》:“乃翁知国如知兵,塞垣~名。”△褒义。多用于褒扬恭维。→名扬四海↔默默无闻
《江淮草木》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草木皆兵”。形容人惊慌疑惧草木皆兵,自相惊扰。金 元好问《水龙吟》词:“江 淮草木,中原狐兔,先声自远。”
《草木臭味》来历意思解释
比喻同类之人。清姚鼐《复蒋松如书》: “鼐与先生虽未及相见,而蒙知爱之谊如此,得不附于左右,而自谓草木臭味之不远者乎? ” 参见:○臭味相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