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首页
故事
典故
人物
知识
事件
词语
官职
吉日
假日
节日
节气
胡惟庸
胡惟庸之狱
明代党狱。胡惟庸(?——1380年),定远(今属安徽)人,元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归朱元璋于和州(今安徽和县),为元帅府奏差。后历任主簿、知县、通判、太常寺卿、中书省参知政事。洪武六年(公元1370年)至洪武十三年间,任左丞相,专权树党,直接威胁皇权。洪武十三年,以“谋
胡惟庸案
明初大狱之一。洪武十三年(1380),以谋逆罪杀胡惟庸,并颁《昭示奸党录》于天下。胡惟庸为丞相后,颇受宠任,独专生杀黜陟,文武之臣,多奔走其门下。因此终以擅权枉法获谋逆罪被杀。至十八年,明太祖朱元璋又重究此案,不久增其私通日本罪,又增私通蒙古谋逆罪。二十三年,韩
胡惟庸
明凤阳定远(今属安徽)人。元至正十五年(1355)投朱元璋,历官主簿、知县、太常寺卿、中书省参知政事等。洪武六年(1373)升右丞相,旋改左丞相。久居相位,恩威震主,广结功臣,为太祖所忌,十三年,以宦官云奇告变被杀,株连甚众。详“胡惟庸案”。
胡惟庸
胡惟庸的词语属性 拼音h wi yng拼音字母hu wei yong拼音首字母hwy 胡惟庸的百科含义 胡惟庸(?—1380年),汉族,濠州定远(今属安徽)人,与李善长同乡,与张昶为友。明朝开国功臣,最后一任中书省丞相。因被疑叛乱,爆发了胡惟庸案,后被朱元璋处死。
胡惟庸
【生卒】:?—1380【介绍】: 明凤阳府定远人。元顺帝至正十五年,在和州投朱元璋,任元帅府奏差。吴元年,累迁至太常少卿,进本寺卿。洪武三年任中书省参知政事,旋代汪广洋为左丞。六年,任左丞相。以受太祖宠信,生杀黜陟,或不奏径行。内外诸司上封事,必先取阅,害己者,
胡惟庸
【生卒】:?——1380 定远(今属安徽)人。归朱元璋于和州。历知县、太常少卿等。洪武三年(1370)拜中书省参知政事。六年至十三年间任左丞相。毒死刘基,专权树党。图谋不轨。谋泄,伏诛。后通元、通倭事尽败露,太祖怒甚,令肃清逆党,词连坐诛者三万余人,且作《昭示奸党录》,
胡惟庸
【生卒】:?—1380【介绍】: 明凤阳府定远人。元顺帝至正十五年,在和州投朱元璋,任元帅府奏差。吴元年,累迁至太常少卿,进本寺卿。洪武三年任中书省参知政事,旋代汪广洋为左丞。六年,任左丞相。以受太祖宠信,生杀黜陟,或不奏径行。内外诸司上封事,必先取阅,害己者,
胡惟庸
【生卒】:?——1380 定远(今属安徽)人。归朱元璋于和州。历知县、太常少卿等。洪武三年(1370)拜中书省参知政事。六年至十三年间任左丞相。毒死刘基,专权树党。图谋不轨。谋泄,伏诛。后通元、通倭事尽败露,太祖怒甚,令肃清逆党,词连坐诛者三万余人,且作《昭示奸党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