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首页
故事
典故
人物
知识
事件
词语
官职
吉日
假日
节日
节气
考绩
考绩
国民党政府对公务员的考核制度。依照国民政府于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十一月四日公布的《考绩法》规定,公务员考绩分为年考和总考两种。年考是对公务员每年政绩的考核,一般分两次于六月份与十二月份分别举行,前者称为初核,后者称为复核,均由公务员的直属长官执行,按考试
考绩司
官署名。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北洋政府设置,属内务部。其职掌为:一、地方行政官的任用;二、地方行政官的叙等、进级;三、地方行政官的褒奖、恤赏;四、地方行政官的惩戒;五、土司承袭。
考绩科
官署名。清末陆军部军衡司所属四科之一。光绪三十二年 (1906) 设。掌陆军官佐之补升调转,军内文官之任用,并查核考绩表及退休、给假、离任、丁忧、起复、参革、惩罚各事。置科长、科员、录事。
考绩
考绩的词语属性 拼音ko j拼音字母kao ji拼音首字母kj 考绩的词语解释考绩[ ko j ] 1.考核工作人员的成绩。 2.考核的成绩:~优秀。 考绩的百科含义 考绩,第一层意思是按一定标准考核官吏的成绩,出处《书舜典》,第二层意思是考绩的记录,出处宋 王溥 《唐会要考上》。 考绩
考绩幽明
考绩幽明的词语属性 拼音ko j yu mng拼音字母kao ji you ming拼音首字母kjym 考绩幽明的词语解释考绩幽明[ ko j yu mng ] 考绩:考核官吏政绩;幽:昏暗;明:清白。指考核官吏政绩得失。 考绩幽明的百科含义 【词目】考绩幽明【发音】ko jì yu míng【释义】考
考绩黜陟
考绩黜陟的词语属性 拼音ko j ch zh拼音字母kao ji chu zhi拼音首字母kjcz 考绩黜陟的百科含义 【释义】: 黜陟:指官吏的进退升降。 【出处】:汉荀悦《汉纪哀帝纪上》:“于是建诸侯之贤者以为牧,故以考绩黜陟,不统其政,不御其民。” 1
《考绩黜陟》来历意思解释
主谓 黜,降职罢免陟,提升升职。考核其政绩定升降。汉荀悦《汉纪哀帝纪上》:“古诸侯皆义其位,视民如子,爱国如家,于是建诸侯之贤者以为枚,故以~,不统其政,不御其民。”△用于表达政府等各组织机构用人的制度原则。→考绩幽明
《考绩幽明》来历意思解释
《书.舜典》:“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庶绩咸熙。”幽明:指善恶好坏。谓考核官吏政绩得失。唐.柳宗元《送薛存义序》:“吾贱且辱,不得与考绩幽明之说。”主谓 幽,暗者,指无绩之劣者贬黜。明,指功绩显著者提升。考核官吏功绩之优劣得失而决定其职位之升降。语本《尚
《考绩黜陟》来历意思解释
主谓 黜,降职罢免陟,提升升职。考核其政绩定升降。汉荀悦《汉纪哀帝纪上》:“古诸侯皆义其位,视民如子,爱国如家,于是建诸侯之贤者以为枚,故以~,不统其政,不御其民。”△用于表达政府等各组织机构用人的制度原则。→考绩幽明
《考绩幽明》来历意思解释
《书.舜典》:“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庶绩咸熙。”幽明:指善恶好坏。谓考核官吏政绩得失。唐.柳宗元《送薛存义序》:“吾贱且辱,不得与考绩幽明之说。”主谓 幽,暗者,指无绩之劣者贬黜。明,指功绩显著者提升。考核官吏功绩之优劣得失而决定其职位之升降。语本《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