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首页
故事
典故
人物
知识
事件
词语
官职
吉日
假日
节日
节气
经略
经略司
官署名。西夏置,西夏语音“京六罗”,为沿边重要地区设置的军事机构,分东、西经略司,各设经略使以掌其职。金代末年置为军事机构,设经略使、副使,统领军兵经略边地。贞祐二年(1214)二月宣宗罢按察司,四月在代州、平州设东、西面两经略司,八月罢。四年六月,罢河北诸路宣
东面经略司
官署名。金代地方军事机构。统领军马,控制东面边要。宣宗贞祐二年(1214)四月,置于平州(治今河北卢龙)。设东面经略使领司事,以乌林答乞住充任东面经略使。同年八月罢。
岭南五府经略讨击使
见“岭南节度使”。
经略安抚使
官名。宋仁宗皇祐四年(1052)以侬智高起义,置于广州、桂州,以本州知州兼任。其后,西南边帅多带此衔,以重其权。神宗熙宁五年(1072)又置于熙河、永兴、鄜延、环庆、秦凤、泾原等六路。后帅臣任河东、陕西、岭南路职任,亦带此衔。掌一路兵民之事,听其狱讼,颁其禁令,定其赏
经略复国要编
书名。明宋应昌撰。十四卷,附二卷。汇集作者经略备倭军务期间及事后之奏疏、函札等。刊有沿海四镇及朝鲜图说,记述详实。对万历时抗倭史实及明廷内部和战之争均有记载,极有参考价值。
经略台真武阁
古建筑。在今广西容县城东。相传台为唐诗人元结所建。台上真武阁创建于明万历元年(1573)。阁身三层,歇山顶木结构,以檐柱、角柱为支点,利用出檐翼角的重量形成杠杆作用,使中层内部四根金柱不仅承受上层楼板、梁架、屋瓦等沉重负荷,而且柱脚离楼板2—3厘米,悬空不落。虽屡
草庐经略
草庐经略的词语属性 拼音co l jng l拼音字母cao lu jing lve拼音首字母cljl 草庐经略的百科含义 《草庐经略》是被人誉为中国兵学通论的一部明代兵书,史论结合,以论带史,分门别类地介绍了中国古典兵学的基础理论。
经略府
经略府的词语属性 拼音jng l f拼音字母jing lve fu拼音首字母jlf 经略府的百科含义 据《中国历代官制词典》,经略是经略使或经略安抚使的简称。经略使是唐边州军事长官,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始于沿边重要地区设置,掌管地方军队。其后常以节度使兼任。宋初不常置。仁宗宝元
经略安抚使
经略安抚使的词语属性 拼音jng l n f sh拼音字母jing lve an fu shi拼音首字母jlafs 经略安抚使的百科含义 【经略安抚使】有安抚使、经略使、宣慰使、宣抚使等名称,是中国古代的官名。唐代边疆地区设“经略使者”。“观察使者”还兼经略使。宋代沿边大将都兼“经略”。此后大
河南经略司
河南经略司的词语属性 拼音h nn jng l s拼音字母he nan jing lve si拼音首字母hnjls 河南经略司的百科含义 河南经略司,官署名。元朝置。又称河南道经略司、屯田经略司。
河南经略使
河南经略使的词语属性 拼音h nn jng l sh拼音字母he nan jing lve shi拼音首字母hnjls 河南经略使的百科含义 河南经略使,官名。元朝宪宗二年(1252)置。以忙哥、史天泽、杨惟中、赵璧为经略使,陈纪、杨果为参议。
经略使
经略使的词语属性 拼音jng l sh拼音字母jing lve shi拼音首字母jls 经略使的百科含义 唐宋时期为边防军事长官,后多由节度使兼任。如范仲淹曾任陕西经略副使。金末﹐曾在被蒙古军攻破各路设经略使﹐总理一方军政。元初﹐曾以史天泽为河南经略使。顺帝至正十八年(1358)﹐以中书
辽东经略
辽东经略的词语属性 拼音lio dng jng l拼音字母liao dong jing lve拼音首字母ldjl 辽东经略的百科含义 辽东经略,明代官职,主管军事。
圆觉经略说
圆觉经略说的词语属性 拼音yun ju jng l shu拼音字母yuan jue jing lve shuo拼音首字母yjjls 圆觉经略说的百科含义 《圆觉经略说》为台湾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有关《圆觉经》的讲记,最初在佛教杂志上连载,以后汇集成书。作者以深厚的学术功底,对《圆觉经》的原文进行了逐句、
圆觉经略说
圆觉经略说的词语属性 拼音yun ju jng l shu拼音字母yuan jue jing lve shuo拼音首字母yjjls 圆觉经略说的百科含义 《圆觉经略说》为台湾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有关《圆觉经》的讲记,最初在佛教杂志上连载,以后汇集成书。作者以深厚的学术功底,对《圆觉经》的原文进行了逐句、
经略
经略的词语属性 拼音jng l拼音字母jing lve拼音首字母jl 经略的词语解释经略[ jng l ] 1.策划、处理(军政要事)。 2.概要。 3.古代官名。唐朝初年在边境上设经略使,后多由节度使兼任。宋朝设经略安抚使。皆简称经略。明朝有战事时方设,权在总督之上。清朝初年曾设此职,中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