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首页
故事
典故
人物
知识
事件
词语
官职
吉日
假日
节日
节气
纪略
戴案纪略
书名。清吴德功撰。三卷。记清咸同间台湾彰化戴万生起义始末。前二卷以纲目体记事,起咸丰十一年(1861),迄同治四年(1865),并加评论。下卷录战事中清方死亡官兵姓名。所记多作者见闻,余则采自《东瀛纪事》、《陈陶村诗稿》、《治台必告录》等书。对《东瀛纪事》误记处亦有订
平苗纪略
书名。(1)清方显撰。一卷。方显,字周谟,湖南巴陵(今岳阳)人。雍正初任广西恭城知县,乾隆年间擢广西巡抚。成书于雍正十二年(1734)。记载云贵总督鄂尔泰被苗民义军所围,及清军残杀义军的情况。并附载瑶壮传、蛮徼、苗俗记、边郡风俗、镇安民族、田州立碑等。是研究少数民族
钦定平定贵州苗匪纪略
书名。清奕䜣等奉敕修,陈邦瑞等总纂。四十卷。为清廷有关贵州苗民起义及镇压起义的奏谕汇编。首有光绪二十二年(1896)御序。收录起咸丰五年(1855)五月,迄光绪七年二月,凡二十六年,皆按年月日序排列。全书于贵州苗民起义多所诬蔑,于清军战绩颇多张扬。然因是书以档案
北征纪略
书名。明末清初张煌言撰。一卷。记其与郑成功会师大举北上,直抵镇江对岸之瓜洲,进围金陵、出兵芜湖及失利退师等经过。
北使纪略
书名。明陈洪范撰。一卷。福王朱由崧即位南京,派左懋第、马绍愉、陈洪范出使北京,试探清廷意图。是书按日记载行程及交涉经过。
台湾纪略
书名。(1)清林谦光撰。一卷。撰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清统一台湾之后。分形势、沿革、建置、山川、沙线礁屿、城郭、户役赋税、学校选举、津梁、天时、地理、风俗、物产等十三篇。附以澎湖略图。系清经营台湾的最早资料。收入康熙四十一年刊《说铃》前集、《小方壶斋舆地丛钞》
金陵省难纪略
书名。清张汝南撰。一册。咸丰三年(1853)太平军攻克南京,作者居城中一年半,以耳闻目见作是书。详记太平军攻克南京经过、太平天国诸领袖入城后活动、张继庚等谋叛事件及东、北两王内讧等。后附《纪贼据城后大略》,记录太平天国王号、官名、城守、募兵、操演、告示、冠服、器
越州纪略
书名。作者佚名。记咸丰十一年(1861)至同治二年(1863)清军与太平军在绍兴争战经过,并涉及太平天国官制、乡官、税收、关卡、考试、姊妹馆等制度。收入上海申报馆《聚珍本丛书》。
金钱会纪略
书名。清刘祝封撰。抄本。记咸丰时浙江平阳金钱会起义事,对金钱会阶级基础、起义经过及地主阶级内部斗争等记载颇详。
鲍爵军门战功纪略
书名。一名《战功纪略》。清金国均等撰。不分卷。记鲍超所部镇压太平军、捻军史事。起咸丰二年(1852),止同治六年(1867)。金氏为鲍超幕僚,依据闻见,对鲍超于湘、楚、鄂、豫、皖等地各大战役,均有所记述,旨在宣扬鲍氏之所谓“战功”。
刘静臣制军武功纪略
书名。一作《武功纪略》。清林肇元撰。不分卷。成于同治六年(1867)。作者自咸丰十年(1860)起入清军将领刘岳昭军幕,随其与太平军作战多年。是书按年逐月,记刘氏在湘、鄂、川、秦、黔、滇、桂等地镇压太平军事,起咸丰五年刘氏投效清军,迄同治五年授云南巡抚。同治二年前,多
秦陇回务纪略
书名。清余澍畴撰。八卷。卷一记同治元年(1862)陕西回民起义初期情况;卷二至卷八记元年六月至二年五月回民起义军围攻凤翔未克及知府张兆栋守城情况,作者曾任张兆栋幕僚,参与守城,书中于回民起义军勇敢作战及清统治阶级内部腐败和矛盾等均有所反映。有光绪年间刻本。
遭乱纪略
书名。清解涟撰。简略记载咸丰三年(1853)至同治二年(1863),太平军与清军在镇江、丹阳一带作战以及淮北捻军斗争情况。有1918年横山草堂丛刻本。
晋东防军纪略
书名。清王耀焕撰。书成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王氏随大同总镇刘光才率忠毅五营驻防晋东井陉,襄办营务。该书记叙了晋东防守战过程,对清军与法、德侵略军作战中的临阵脱逃和腐败情况,所记较翔实。
河源纪略
书名。清纪昀等撰。三十六卷。记乾隆时遣使探溯河源事。绘图列表,考古证今,杂录黄河流经各地风俗、物产、古迹、轶事,旁征博引,颇为翔实。惟误认黄河真源为星宿海西南阿勒坦噶达索齐老上的天池,并囿于旧说,仍误认为天池和星宿海系罗布泊的伏流复出,是此书不足之处。
出劫纪略
书名。明末清初丁耀亢撰。一卷,十四篇。为作者任容城教谕时所撰生平遭遇之回忆录。其中《航海出劫始末》、《从军录事》、《乱后忍侮叹》、《避风漫录》、《皂帽传经笑》、《孤侄贻谷出险纪》、《保全残业示后人存纪》诸篇史料价值较高,反映了崇祯十五年(1642)清兵攻入山东情
再生纪略
书名。明末清初陈济生撰。一卷。日记体。李自成农民军进入北京时,作者任明太仆寺丞,逃回故里,是书记其经过。
抚远纪略
书名。一名《道光抚远纪略》。清黄恩彤撰。一卷。道光二十一年(1841),黄氏由江南盐法道摄理江苏按察使,次年授按察使,摄理布政使,参与中英《南京条约》谈判。二十三年迁广东布政使,二十五年擢广东巡抚,参与中英《虎门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谈判。二
癸丑中州罹兵纪略
书名。清陈善钧撰。稿本。咸丰三年(1853)太平军北伐,时作者旅居河南巩县(今巩义),书中记太平军入豫,攻克归德等府县至入晋经过。收入《太平天国丛书十三种》第二辑。
南师平捻纪略
书名。清陈锦撰。上中下三篇。上、中篇记同治四年(1865)至五年淮军潘鼎新部与捻军赖文光部作战经过,及六年作者在李鸿章幕中之见闻。下篇记七年清军与捻军张宗禹部作战情况。载作者所著《勤余文牍》卷四,有光绪五年(1879)刻本。
«
1
2
3
4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