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管领珠子民匠官
官名。秩正七品,设于元世祖中统二年(1261),掌捞采蛤珠,隶诸路金玉人匠总管府。任官者子孙世袭。
管领种田打捕鹰房民匠等户万户府
官署名。秩正三品,设于元世祖中统二年(1261),掌归德、亳州、宿州等二十余城蒙古军、汉军种田户差税,原隶东道诸王塔塔儿位下,后改属皇后中宫,隶中政院。置万户、经历各一员。下辖管领大名等处种田诸色户总管府,管领大都河间等路打捕鹰房总管府、管领本投下大都等处诸色户
管领本位下怯怜口随路诸色民匠打捕鹰房都总管府
官署名。秩正三品,设于元世祖中统二年(1261),掌怯怜口二万九千户,田一万五千顷,纳赋税以供内府。成宗大德十年(1306),隶詹事院。武宗至大三年(1310)改隶徽政院。仁宗延祐三年(1316),改为善政司。英宗至治二年(1322)罢。文宗天历三年(1330)复立府,归中政院。置达鲁花赤、
管领本位下打捕鹰房民匠等户都总管府
官署名。设于元泰定元年(1324),秩正三品,隶中书省兵部,掌世祖母唆鲁禾帖尼别吉大营帐差发与阿里不哥后王薛彻干位下事。置达鲁花赤、总管、副达鲁花赤、同知、副总管各一员。官署名。元泰定元年 (公元1324年)始置,秩正三品,属兵部。掌别吉大营盘城池阿哈探马儿一应差发、
管领六盘山等处怯怜口民匠都提举司
官署名。秩正四品,隶内正司,掌皇后汤沐邑赋税、民匠、属民,设于武宗至大四年(1311)。置都提举一员,同提举、副提举各二员。下辖五处长官司,秩正五品; 提领所十,秩正七品,分掌各地赋税属民。
管领大都等路打捕民匠等户总管府
官署名。元朝置,秩正三品,隶中政院,设于世祖至元二十六年(1289),掌隶属于皇后宫的人户一万五千。置达鲁花赤、总管、同知、副总管各一员。下辖在京二提举司及涿州、保定、真定、冀宁、河南、大名、东平、东昌、济南九提举司、均秩从五品,领二十五处提领所。官署名。蒙古国
管领大都等路打捕鹰房胭粉人户总管府
官署名。元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打捕鹰房达鲁花赤招集平滦散逸人户,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置总管府。大德十一年(公元1319年)升正四品,设达鲁花赤、总管、首领官各一人,令史四人,译史一人,奏差二人。
王府管领
官名。清置,亲王府四人,郡王府三人,秩正六品。掌王府文移及遣委之事。
管领本位下打捕鹰房民匠等户都总管府
官署名。元代置。属兵部。掌世祖母唆鲁禾帖尼别吉大营帐城池阿合探马儿一切差发及薛彻干定王(阿里不哥孙)位下事。泰定元年(1324)始置,秩正三品。置达鲁花赤、总管、副达鲁花赤、同知、副总管、判官各一员。
管领本位下怯怜口随路诸色民匠打捕鹰房都总管府
官署名。元代置,属中政院。掌怯怜口二万九千户,田一万五千余顷,征收赋税以供营缮。秩正三品。世祖中统二年(1261)置。先后隶詹事院、徽政院。仁宗延祐三年(1316)改善政司。英宗至治二年(1322)废。文宗天历三年(1330),复立府。置达鲁花赤、都总管各一员领之,并正三品;同知
管领大都等路打捕鹰房胭粉人户总管府
官署名。元代置。至元十四年(1277),打捕鹰房达鲁花赤招集平滦散逸人户,二十九年立总管府。大德十一年(1307),武宗拨隶皇太后答己位下。延祐六年(1319),升正四品,领以达鲁花赤、总管各一员。
管领六盘山等处怯怜口民匠都提举司
官署名。设于元武宗至大四年(1311)。秩正四品,隶内正司,掌皇后汤沐邑赋税、民匠、属民。置都提举一员,同提举、副提举各一员。下辖五处长官司,秩正五品;提领所十,秩正七品,分掌各地赋税属民。
管领种田打捕鹰房民匠等户万户府
官署名。元世祖中统二年(1261)置。属中政院。掌归德、亳州、永、宿二十余城各蒙古、汉军种田户差税。秩正三品,初隶诸王塔察儿位下,其后属中宫。置万户、经历、知事、提控案牍等领之。下领管领大名等处种田诸色户总管府、管领本投下大都等处诸色户计都达鲁花赤、管领大都河间
管领大都蓟州等处打捕提举司
官署名。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置。掌打捕户及民匠六百余户。有达鲁花赤、提举、副提举等官。
管领珠子民匠官
官名。元代置。属诸路金玉人匠总管府。掌采捞蛤珠于京师附近的杨村、直沽等处。中统二年(1261)置。管领官子孙世袭。
管领
①清代八旗包衣的基层编制单位之一。满名“浑托和”。上三旗包衣管领由皇室之家务奴仆编立,隶于内务府;下五旗包衣管领由王、贝勒、贝子、公等之家务奴仆编立,分隶于王公各府。凡管领下均统有满、蒙、汉三项人,在内府或王府一体承差仕进,惟其旗籍仍有包衣满洲、包衣蒙古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