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首页
故事
典故
人物
知识
事件
词语
官职
吉日
假日
节日
节气
神策军
右神策军将军
官名。唐朝北衙禁军右神策军统兵官,德宗贞元二年(786)改神策右厢为右神策军而置,二员,从三品,三年加置二员。辽朝亦置,为加官。
右神策军统军
官名。唐德宗贞元十四年(798)置二员,以崇禁卫,从二品。
右神策军护军中尉
官名。唐德宗贞元十二年(796)置,以宦官为之,禁军最高统兵官之一,权倾天下,皇帝废立,多出其可否。
右神策军上将军
官名。辽朝置,为南面官。加官,无实职。在左神策军上将军下。
右神策军大将军
官名。唐朝北衙禁军右神策军统兵长官,德宗贞元二年(786)改神策右厢为右神策军而置,二员,正三品,掌卫兵及内外八镇兵,僖宗光启元年(885)以其为右神策诸都指挥使。辽朝亦置,为加官。
左神策军将军
官名。唐朝北衙禁军左神策军统兵官,德宗贞元二年(786)改神策左厢为左神策军而置,二员,从三品,三年加置二员。辽朝亦置,为加官。
左神策军统军
官名。唐德宗贞元十四年(798)置,二员,以崇禁卫,从二品。
左神策军护军中尉
官名。唐德宗贞元十二年(796)置,以宦官为之,禁军最高统兵官之一,权倾天下,皇帝废立,多出其可否。
左神策军上将军
官名。辽朝置,为南面官。加官,无实职。在右神策军大将军下。
左神策军大将军
官名。唐朝北衙禁军左神策军统兵长官,德宗贞元二年(786)改神策左厢为左神策军而置,二员,正三品,掌卫兵及内外八镇兵,僖宗光启元年(885)以其为左神策诸都指挥使。辽朝亦置,为加官。
神策军护军中护
官名合称。即左、右神策军护军中尉,详各条。
神策军节度使
官名。唐肃宗上元二年(761),以北衙军使卫伯玉充任,击史朝义于陕州。又以陕州节度使郭英兼任。代宗宝应元年(762)郭英入朝,神策军遂统于观军容使,不再置节度使。参见“节度使”。
左右神策军
唐禁军名。神策之得名,始自陇右节度使哥舒翰破吐蕃临洮之磨环川,即于其地置神策军,以成如璆充任军使。安禄山反,如璆使其将军卫伯玉率兵千余人入卫,屯于陕州,其时神策故地沦陷,因号伯玉所领军队为神策军。代宗以宦官统领,驻于禁中,其势力在诸禁军之上。当时边兵衣粮供
右神策军上将军
官名。辽代置,为南面官。加官,无实职。
右神策军大将军
官名。唐代北衙禁军右神策军统兵长官。贞元二年(786)改神策右厢为右神策军而置,二员,正三品,掌卫兵及内外八镇兵,光启元年(885)以其为右神策军诸都指挥使。辽亦置,为加官。
左神策军护军中尉
官名。唐贞元十二年(796)置,以宦官为之。乃禁军最高统兵官之一,权倾天下,皇帝废立,多出其可否。
神策军
禁军名。唐代后期主要禁军。天宝十三载(754),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在临洮郡(治今甘肃临潭县)设神策军,以临洮太守成如璆充神策军使。安史乱起,如璆遣兵马使卫伯玉率神策军千余人于乾元二年(759)参加围相州之役。唐军败绩,卫伯玉与观军容使宦官鱼朝恩退保陕州(治今河南三门峡市
神策军节度使
官名。唐肃宗上元元年(760),以卫伯玉充任,击史朝义于陕州。后又以陕州节度使郭英乂兼任。宝应元年(762)郭英乂入朝,神策军遂统于观军容使,不再置节度使。
左神策军统军
官名。唐贞元十四年(798)置,二人,从二品,以崇禁卫。
左神策军将军
官名。唐代北衙禁军左神策军统兵官。贞元二年(786)改神策左厢为左神策军而置,二人,从三品。次年加置二人。辽亦置,为加官。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