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左军都督府
官署名。明朝五军都督府之一。初分领在京留守左卫、镇南卫、水军左卫、骁骑右卫、龙虎卫、英武卫、沈阳左卫、沈阳右卫。永乐 (1403—1424) 后改水军左卫、英武卫隶南京左军都督府。并领在外浙江都司、辽东都司、山东都司所领卫所及南京左军都督府所领卫所。设左、右都督,正一
行在后军都督府
官名。明成祖永乐初年于北京置。后除“行在”字。
公督府
两晋、南朝指加持节都督号之诸公府。
大都督府主
西夏官名。亦称大都督府令公。
大都督府
官署名。大都督虽设置于三国时期,但开始是为战争而临时设置的加官,无固定府属。晋、南北朝皆不常置,府属情况不详。北齐文宣帝天保九年(558),济南王以太子监国,因立大都督府,与尚书省分理众事,开府置佐,为中枢军政机构,赵郡王高叡以侍中摄大都督府长史。唐高祖武德七
辽阳大都督府
官署名。辽太宗会同二年 (939)置。设大都督等职。官署名。辽太宗会同二年置,属南面京官。遏鲁伯等曾任此职,掌东都关防事务。
知大都督府事
官名。宋朝扬州、福州等大都督府,若都督缺,则置知府事一人,总领府事。
右军都督府
官署名。明朝五军都督府之一。初分领在京虎贲右卫、留守右卫、水军右卫、武德卫、广武卫。永乐后改水军右卫、广武卫隶南京右军都督府。并领在外云南都司、贵州都司、四川都司、陕西都司、广西都司及其所领卫所。永乐后增直隶宣州卫,陕西行都司所领卫所,四川都司所领土官天全
后军都督府
官署官。明朝五军都督府之一。初分领在京横海卫、鹰扬卫、兴武卫、江阴卫。永乐(1403—1424)迁都后改横海卫、江阴卫隶南京后军都督府,增留守后卫、大宁中卫、大宁前卫、会州卫、富峪卫、宽河卫、神武左卫、神武后卫、忠义左卫、忠义右卫、忠义前卫、忠义后卫、义勇中卫、义勇
钦察亲军都督府
官署名。元朝设于文宗天历二年(1329)正月,秩从二品,掌左钦察卫、右钦察卫、龙翊卫三支钦察卫军。次年六月,改为大都督府。
前军都督府
官署名。明朝五军都督府之一。分领在京留守前卫、龙骧卫、豹韬卫,在外湖广都司、福建都司、福建行都司、江西都司、广东都司、湖广行都司、兴都留守司、直隶九江卫,及南京前军都督府所属各卫。但只有统兵权,发兵之令总于兵部。设左、右都督,正一品,都督同知,从一品,都督
后军都督府
官署名。明五军都督府之一。初分领在京横海卫、鹰扬卫、兴武卫、江阴卫。永乐迁都后改横海卫、江阴卫隶南京后军都督府,增留守后卫、大宁中卫、大宁前卫、会州卫、富峪卫、宽河卫、神武左卫、神武右卫、忠义左卫、忠义右卫等十九卫。并领在外北平都司、北平行都司、山西都司、
钦察亲军都督府
官署名。元天历二年(1329)正月设,秩从二品,掌左钦察卫、右钦察卫、龙翊卫三支钦察卫军。次年六月,改为大都督府。
大都督府主
西夏官名。亦称大都督府令公。
左军都督府
官署名。明代五军都督府之一。初分领在京虎贲左卫、留守左卫、水军左卫、镇南卫、骁骑右卫、龙虎卫、英武卫、沈阳左卫、沈阳右卫。永乐后改水军左卫、英武卫隶南京左军都督府。并领在外浙江都司、辽东都司、山东都司所领卫所及南京左军都督府所领卫所。设左、右都督,正一品;
大都督府
官署名。大都督始置于三国时期,是因战争而临时设立的加官。晋、南北朝皆不常置。北齐文宣帝天保九年(558),济南王殷以太子监国,立大都督府,与尚书省分理众事,开府置佐。赵郡王高叡以侍中摄大都督府长史。唐高祖武德七年(624),改大总管府为大都督府,成为地方高级军政机构
饶乐都督府
唐羁縻府。隶营州上都督府。贞观二十二年(648),奚首领可度者内附,唐以奚地置饶乐都督府,治今内蒙古宁城西。辖境约当今内蒙古老哈河上游及河北滦河中上游一带。封可度者为都督,其所属五部分置弱水等五州,以各部首领为州刺史,俱隶都督府。显庆年间,可度者死,奚叛唐,旋
前军都督府
见“五军都督府”。
右军都督府
官署名。明五军都督府之一。初分领在京虎贲右卫、留守右卫、水军右卫、武德卫、广武卫。永乐后改水军右卫、广武隶南京右军都督府。并领在外云南都司、贵州都司、四川都司、陕西都司、广西都司及其所领卫所。永乐后增直隶宣州卫,陕西行都司所领卫所,四川都司所领土官天全六番
三盛百督府
三盛百督府的词语属性 拼音sn shng bi d f拼音字母san sheng bai du fu拼音首字母ssbdf 三盛百督府的百科含义 三盛百督府总占地面积约33.13万平方米(497.5亩),规划建筑面积约21.7万平方米,容积率0.73,建筑密度22.06% ,绿化率41.2%。拟建造独幢、双拼、联排、叠加别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