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首页
故事
典故
人物
知识
事件
词语
官职
吉日
假日
节日
节气
相府
东京宰相府左平章政事
官名。辽朝设,为东京宰相府官员,在右相下。
东京宰相府右相
官名。辽朝设,为东京宰相府官员,次于左相。
东京宰相府右平章政事
官名。辽朝设,为东京宰相府官员,在左平章政事下。
东京宰相府
官署名。辽朝置。原为大东丹国中台省,后改此名。设左、右相,左、右平章政事等职。官署名。辽以辽阳(今辽阳市)为东京,圣宗统和元年设东京、中京、南京(今北京市)宰相府,各有左右相、左右平章政事。宰相是协助皇帝总揽政务的官员,宰相府是其官署,至于三京宰相如何分工
南宰相府
官署名。辽朝置。北面官,亦称“南府”。始于遥辇时期,由遥辇八部中乙室、楮特、突举三部组成,乙室部为核心。太祖继位以后,以耶律欧里思为南宰相,领南府三部。南宰相府成为常设机构,分理全国政事。圣宗时,南府所辖部族多至十五个。官署名,辽朝置,长佐理军国之大政、国
王相府
官署名。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于各王府置,以辅导诸主,设左、右相各一人,正二品。十三年罢。
中京宰相府
官署名。辽南面官。设左相、右相、左平章政事、右平章政事等职。
北宰相府
官署名。辽朝置,属北面官,亦称“北府”。掌佐理军国大政,与南宰相府共理国政。北、南府之称,始于契丹遥辇时,二府为契丹八部的两个集团,北府以迭刺部为核心,包括品部、乌隗部、涅剌部、突吕不部。耶律阿保机登位后,世以国舅族为北府宰相 (圣宗以后,也间用汉人)。北府
相府
官署名。战国秦置丞相处理政务之所。《史记范睢蔡泽列传》: “范睢归取大车驷马,为须贾御之,入秦相府。”官署名,战国时期秦置,为相(丞相、宰相)的官署。《史记范睢蔡泽列传》:“范睢归取大车驷马,为须贾御之……入相府。”
大丞相府
官署名。或简称丞相府、相府。北魏始于丞相上加大字,以尊崇权臣。孝武帝太昌元年(532),高欢为大丞相,于晋阳 (今山西太原西南) 建府,辟僚佐,置长史、司马、从事中郎、参军、掾、属等。诸僚属初仅管理相府事务,至东魏则“军国政务,皆归相府”。(《北齐书 神武纪下》) 后
大丞相府帐内亲信都督
武官名。宇文泰为西魏丞相时始置, 掌领亲信之兵。《周书尉迟纲传》:“大统八年(公元542年)授帐内都督。”北周沿置,北周末杨坚为大丞相时任此职者见王仲荦《北周六典》所引《大隋故金紫光禄大夫豆卢公墓志铭》:“公讳寔,……大象二年 (公元58 0年) 蒙授都督,领亲信。”
大丞相府帐内虞候都督
武官名。宇文泰为西魏丞相时始置,掌领候骑,司侦察。《周书韩果传》:“果性强记,所行之所,山川形势,备能记忆,……太祖(宇文泰)由是以果为虞候都督。每从征行,常领候骑,昼夜巡察,略不眠寝。”北周末杨坚为大丞相时亦有此官,见《隋书观德王雄传》: “高祖为丞相,以
大丞相府帐内亲信大都督
武官名。宇文泰为西魏丞相时始置,掌领亲信之兵。《周书宇文神举传》记宇文神举“父显和,太祖(宇文泰)引为帐内大都督。”北周沿置,《北史段达传》:“隋文帝为丞相,以为大都督,领亲信兵,常置左右。”
丞相府史
丞相府史即丞相府吏。汉朝府吏称史,正职叫掾,副职叫属。《后汉书卓茂传》:“初辟丞相府史,事孔光,光称为长者。”参看“史”条。
丞相府
官署名,为丞相办公的官署,历代多沿置。《汉书严延年传》:“延年少学法律丞相府,归为郡吏。”
大丞相府典签
官名。《唐六典》说:“典签掌传教令事。”北周于大丞相府设置典签,任此职者,见《周书萧世怡传》:子子宝,“隋文帝辅政,引为丞相府典签。”
大丞相府司录
官名。北周设置,《资治通鉴》胡三省注:“相府司录,总录一府之事。”于文泰为西魏丞相时,即有相府司录,北周沿置。任北周大丞相府司录者,见《隋书高颎传》:“高祖得政,引为相府司录,委以心膂。”
东京宰相府左相
官名。辽朝设,为东京宰相府官员,为首相。
宰相府
官署名。辽代设置,属北面官。分为北宰相府与南宰相府两个机构,掌佐理军国大政,地位在北枢密院之下。北宰相府设北府左宰相、北府右宰相、总知军国事、知国事等官,为皇族四帐世袭的官职;南宰相府设南府左宰相、南府右宰相、总知军国事、知国事等官,为国舅五帐世袭的官职。
北宰相府
官署名。亦称北府。辽置,属北面官,掌佐理军国大政,与南宰相府共理国政。北、南府之称,始于契丹遥辇时,二府为契丹八部的两个集团,北府以迭剌部为核心,包括品部、乌隗部、涅剌部、突吕不部。耶律阿保机登位后,世以国舅族为北府宰相(圣宗以后,亦间用汉人)。北府在圣宗时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