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首页
故事
典故
人物
知识
事件
词语
官职
吉日
假日
节日
节气
直笔
唐书直笔
书名。北宋吕夏卿撰。四卷。夏卿于仁宗朝预修《新唐书》,此乃其在书局时所作。前三卷论纪、传、志及旧史繁文缺误,第四卷为新例须知,发挥体例,颇为精核。但考之新书,有合有不合。可见欧阳修、宋祁当时自有取舍,不尽如夏卿建议。
董狐直笔
董狐直笔的词语属性 拼音dng h zh b拼音字母dong hu zhi bi拼音首字母dhzb 董狐直笔的词语解释董狐直笔[ dng h zh b ] 董狐:春秋时晋国的史官。直笔:根据事实,如实记载。指敢于秉笔直书,尊重史实,不阿权贵的正直史家。 董狐直笔的详细含义 【解释】:董狐:春秋时晋国的
直笔
直笔的词语属性 拼音zh b拼音字母zhi bi拼音首字母zb 直笔的词语解释直笔[ zh b ] 指如实记载史实。 直笔的反义词 曲笔
《董狐直笔》来历意思解释
《左传.宣公二年》:“乙丑,赵穿杀灵公于桃园。宣子(即赵盾)未出山而复。太史书曰:‘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宣子曰:‘不然。’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境),反不讨贼,非子而谁?’……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不隐,指直书不讳)。赵宣子,古之
《直笔》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董狐直笔”。指史官据事直书,无所避忌。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史笔》:“奸慝惩戒,实良史之直笔。”
《董狐直笔》来历意思解释
《左传.宣公二年》:“乙丑,赵穿杀灵公于桃园。宣子(即赵盾)未出山而复。太史书曰:‘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宣子曰:‘不然。’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境),反不讨贼,非子而谁?’……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不隐,指直书不讳)。赵宣子,古之
《南董直笔》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太史简”、“董狐直笔”。谓治史忠于史实,直笔不讳。《隋书.魏澹传》:“但道武出自结绳,未师典诰,当须南 董直笔,裁而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