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白英
①东汉西域龟兹(今新疆库车)王。安帝延光三年(124),率姑墨、温宿降西域长史班勇。②明初山东汶上人。久居运河岸边,人称汶上老人。究心水利,永乐时建议把南旺镇作为会通河分水点,并改建堽城坝,筑水柜、斗门,以充足水源,保证漕运,均为工部尚书宋礼采纳。经施行,运河交
张白英
张白英的词语属性 拼音zhng bi yng拼音字母zhang bai ying拼音首字母zby 张白英的百科含义 张白英(1871-1949),原名张启让,一名伯英,字勺圃,号云龙山人,晚号东涯老人,室名远山楼,小来禽馆。江苏省铜山县人,光绪时进士。少负异才,更承其祖、父、塾师教导,又跟随其
白英散
白英散的词语属性 拼音bi yng sn拼音字母bai ying san拼音首字母bys 白英散的百科含义 处方白英1钱(根茎叶并烧为霜),胡椒(烧为霜)3分,丁子3分(烧为霜)。功能主治痈疔及诸热毒肿。用法用量每服6分,温酒饮下。
白英丸
白英丸的词语属性 拼音bi yng wn拼音字母bai ying wan拼音首字母byw 白英丸的百科含义 白英丸 组成: 白英5两,白蔹3两,紫草2两,芒消(研)2两,大黄(锉)2两,茵陈蒿1两,葶苈子(纸上炒)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透)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
白英丹
白英丹的词语属性 拼音bi yng dn拼音字母bai ying dan拼音首字母byd 白英丹的百科含义 白英丹是一种药,主治温病肺脾津液、肝肾精血为相火煎熬。
白英菊花饮
白英菊花饮的词语属性 拼音bi yng j hu yn拼音字母bai ying ju hua yin拼音首字母byjhy 白英菊花饮的百科含义 白英菊花饮,中医方剂名。出自《肿瘤的诊断与防治》。为清热剂,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主治鼻咽癌、胃癌、肺癌等证属毒热型者。症见发热身痛,口干舌燥,头痛,大便
白英清喉汤
白英清喉汤的词语属性 拼音bi yng qng hu tng拼音字母bai ying qing hou tang拼音首字母byqht 白英清喉汤的百科含义 白英清喉汤,中医方剂名。出自上海大隆机器厂职工疗养所裘渊英方。为清热剂,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主治喉癌。
白英组
白英组的词语属性 拼音bi yng z拼音字母bai ying zu拼音首字母byz 白英组的百科含义 白英组 被子植物门 属于:茄科
邓白英
邓白英的词语属性 拼音dng bi yng拼音字母deng bai ying拼音首字母dby 邓白英的百科含义 邓白英,广东人。早在1948年已于港九各大夜总会献唱粤语及国语歌曲。
素馨叶白英
素馨叶白英的词语属性 拼音s xn y bi yng拼音字母su xin ye bai ying拼音首字母sxyby 素馨叶白英的百科含义 素馨叶白英(学名Solanum jasmioides Paxt.),是双子叶植物纲、茄科、茄属的一种缠绕灌木,多分枝,光滑无毛,茎具纵向细条纹。聚伞式圆锥花序顶生或侧生;花白带蓝
白英
白英的词语属性 拼音bi yng拼音字母bai ying拼音首字母by 白英的词语解释白英[ bi yng ] 1.白色花瓣。唐 鲍溶《云溪竹园翁》诗:“苍松含古貌,秋桂儼白英。” 2.多年生蔓性草本。茎、叶密生白色长柔毛。叶互生,上部叶多作戟状,有的三至五裂。夏秋开白色小花,成聚伞花序,
海桐叶白英
海桐叶白英的词语属性 拼音hi tng y bi yng拼音字母hai tong ye bai ying拼音首字母htyby 海桐叶白英的百科含义 海桐叶白英,蔓生灌木,长达1米,植株光滑无毛,小枝具棱角。叶披针形至卵圆状披针形。浆果球形,成熟后红色,直径约0.8-1.2厘米,种子扁平,直径约2—2.5毫米,
欧白英
欧白英的词语属性 拼音u bi yng拼音字母ou bai ying拼音首字母oby 欧白英的百科含义 欧白英(学名:Solanum dulcamara L.)是茄科茄属植物,无刺草质藤本,无毛或被稀疏的短柔毛,小枝干时灰绿色,具细条纹。叶戟形,长3-7.5厘米,宽1.5-4厘米。聚伞花序腋外生,多花,总花梗
台白英
台白英的词语属性 拼音ti bi yng拼音字母tai bai ying拼音首字母tby 台白英的百科含义 台白英(Solanum hidetaroi Masamune),是双子叶植物纲、茄属草本,茎中空,外面具棱角,近无毛或具微柔毛。分布于台湾省。
光白英
光白英的词语属性 拼音gung bi yng拼音字母guang bai ying拼音首字母gby 光白英的百科含义 光白英(学名:Solanum borealisinense),为双子叶植物纲、管状花目、茄科、茄属的一种攀援亚灌木,基部木质化,少分枝,茎土黄带青白色,具纵条纹及分散突起的皮孔,叶互生,薄膜质
白英
【介绍】: 明山东汶上人。永乐九年尚书宋礼浚元会通河故道,英献计导百余泉入汶水,筑埧于东平之戴村,横亘五里,遏汶全流出于南旺,四分南流达于淮泗,六分北流达于漳水、卫水,使运河山东段有充分水量,利于东南至京师之漕运。明政府于戴村设专祠纪念,世给子孙一人冠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