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燕然都督府
唐羁縻都督府名。贞观二十一年(647)设于铁勒多览葛部,故地在今蒙古乌兰巴托附近。隶于燕然都护府。
燕然都护府
唐贞观二十一年(647),铁勒回纥诸部内附,设瀚海等十三羁縻都督府州,旋置燕然都护府以统之。治故单于台(今内蒙古乌拉特后旗乌加河北岸)。辖境相当今蒙古国及俄罗斯额尔齐斯河、叶尼塞河上游和安加拉河、贝加尔湖周围地区。龙朔三年(663)移治漠北回纥本部(今蒙古国哈尔和林西
燕然山
即今蒙古国杭爱山。《后汉书窦宪传》:东汉永元元年(89),窦宪与耿秉击败北匈奴,“登燕然山”,即此。
燕然山
燕然山的词语属性 拼音yn rn shn拼音字母yan ran shan拼音首字母yrs 燕然山的词语解释燕然山[ yn rn shn ] 东汉 窦宪 领兵大破 北匈奴 刻石勒功之处。亦借指边塞。 燕然山的详细含义 东汉窦宪领兵大破北匈奴刻石勒功之处。亦借指边塞。唐李白《登邯郸洪波台置酒观发兵》诗:“
燕然颂
燕然颂的词语属性 拼音yn rn sng拼音字母yan ran song拼音首字母yrs 燕然颂的词语解释燕然颂[ yn rn sng ] 指歌颂边功的文字。谓在边塞战争中建立功勋。 燕然颂的百科含义 《张璠后汉纪和帝纪永元二年》~692~窦宪字伯度,拜车骑将军,与北单于战于稽落山,大破之。宪遂登燕
燕然勒功
燕然勒功的词语属性 拼音yn rn li gng拼音字母yan ran lei gong拼音首字母yrlg 燕然勒功的词语解释燕然勒功[ yn rn li gng ] 指建立或成就功勋。 燕然勒功的百科含义 燕然勒功(读作yn rán lè gng),成语,典故名,典出《后汉书》卷二十三〈窦融列传窦宪〉。东
燕然笔
燕然笔的词语属性 拼音yn rn b拼音字母yan ran bi拼音首字母yrb 燕然笔的词语解释燕然笔[ yn rn b ] 汉 班固 为 窦宪 作《封燕然山铭》,记其功勋。后以“燕然笔”指歌颂战功的文笔。 燕然笔的百科含义 解释:汉班固为窦宪作《封燕然山铭》,记其功勋。后以“燕然笔”指歌颂战
勒燕然
勒燕然的词语属性 拼音li yn rn拼音字母lei yan ran拼音首字母lyr 勒燕然的词语解释勒燕然[ li yn rn ] 指边塞立功。 勒燕然的百科含义 《张璠后汉纪和帝纪永元二年》692,窦宪字伯度,拜车骑将军,与北单于战于稽落山,大破之。宪遂登燕然山,去塞三千余里,刻石以纪汉功,纪
燕然勒功
燕然勒功的词语属性 拼音yn rn li gng拼音字母yan ran lei gong拼音首字母yrlg 燕然勒功的词语解释燕然勒功[ yn rn li gng ] 指建立或成就功勋。 燕然勒功的百科含义 燕然勒功(读作yn rán lè gng),成语,典故名,典出《后汉书》卷二十三〈窦融列传窦宪〉。东
燕然笔
燕然笔的词语属性 拼音yn rn b拼音字母yan ran bi拼音首字母yrb 燕然笔的词语解释燕然笔[ yn rn b ] 汉 班固 为 窦宪 作《封燕然山铭》,记其功勋。后以“燕然笔”指歌颂战功的文笔。 燕然笔的百科含义 解释:汉班固为窦宪作《封燕然山铭》,记其功勋。后以“燕然笔”指歌颂战
勒燕然
勒燕然的词语属性 拼音li yn rn拼音字母lei yan ran拼音首字母lyr 勒燕然的词语解释勒燕然[ li yn rn ] 指边塞立功。 勒燕然的百科含义 《张璠后汉纪和帝纪永元二年》692,窦宪字伯度,拜车骑将军,与北单于战于稽落山,大破之。宪遂登燕然山,去塞三千余里,刻石以纪汉功,纪
燕然铭
燕然铭的词语属性 拼音yn rn mng拼音字母yan ran ming拼音首字母yrm 燕然铭的词语解释燕然铭[ yn rn mng ] 亦称“燕山铭”。指 东汉 窦宪 破 北匈奴、登 燕然山 刻石记功时,班固 所撰的《封燕然山铭》。亦泛指歌颂边功的文字。北周 王褒《从军行》之一:“勋封 瀚海 石,功勒
燕然
燕然的词语属性 拼音yn rn拼音字母yan ran拼音首字母yr 燕然的词语解释燕然[ yn rn ] 1.古山名。即今 蒙古人民共和国 境内的 杭爱山。东汉 永元 元年,车骑将军 窦宪 领兵出塞,大破 北匈奴,登 燕然山,刻石勒功,记 汉 威德。见《后汉书窦宪传》。汉 班固《<封燕然山铭>序
勒铭燕然
勒铭燕然的词语属性 拼音li mng yn rn拼音字母lei ming yan ran拼音首字母lmyr 勒铭燕然的词语解释勒铭燕然[ li mng yn rn ] 谓建立武功。语本《后汉书窦宪传》:“﹝ 竇宪 ﹞与北单于战於 稽落山,大破之,虏众崩溃,单于遁走,追击诸部,遂临 私渠比鞮海。斩名王已下万三千
《勒石燕然》来历意思解释
借指立功边疆。柳亚子《金缕曲南社同人会于武林泛舟西湖》词: “铁骑长驱河朔清,勒石燕然山里。” 参见:○燕然勒铭
《勒铭燕然》来历意思解释
《后汉书.窦宪传》:“〔窦宪〕与北单于战于稽落山,大破之,虏众崩溃,单于遁走,追击诸部,遂临私渠比鞮海。斩名王已下万三千级,获生口马牛羊橐驼百余万头。于是温犊须、日逐、温吾、夫渠王柳鞮等八十一部率众降者,前后二十余万人。宪 秉随登燕然山,去塞三千余里,刻石
《铭燕然》来历意思解释
借指立功边塞。明陈子龙《咏史》诗之四: “南来消劲越,北去铭燕然。” 参见:○燕然勒铭
《铭功燕然》来历意思解释
借指立功边塞。宋晁补之《金笺倒垂莲依韵和次膺寄杨仲谋观察》词: “也莫话、书生豪气,更铭功业燕然。” 参见:○燕然勒铭
《燕然勒石》来历意思解释
《后汉书.窦宪传》:“窦宪、耿秉与北单于战于嵇落山,大破之。虏众奔溃,单于遁走。……宪、秉遂登燕然山,去塞三千馀里,刻石勒功,纪汉威德,令班固作铭。”燕然山即今蒙古赛音诺颜部境内的杭爱山,古代战争中获胜,为彰战绩,常刻石记功。后以“勒石”、“勒燕然”喻指击
《燕然颂》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勒铭燕然”。指歌颂边功的文辞。唐 崔泰之《奉和圣制送张尚书巡边》:“伫勒燕然颂,鸣驺计日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