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江南湖北道提刑按察司
官署名。元朝地方监察机构,设于世祖至元十五年(1277),置司武昌路(今湖北武汉),监治武昌、岳州等路。二十五年,併入山南湖北道提刑按察司。
江南湖北道肃政廉访司
官署名。元朝地方监察机构,世祖至元二十九年(1292),在武昌路复置监司,称江南湖北道肃政廉访司,监治武昌、岳州、常德、兴国、靖州等路,为江南十道监司之一。
湖北兵事述略
书名。清庄受祺撰。一卷。庄氏于咸丰二年(1852)十月往湖北任知府,后擢按察使、布政使,在湖北八年,适值太平军攻武汉等地,将其所见所闻,编为是书。起咸丰二年十一月太平军攻克武昌,至同治元年(1862)退出湖北。有同治十三年刻本。收入《枫南山馆遗集》卷五。
湖北自强学堂
即“自强学堂”。
湖北农务学堂
学校名。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湖广总督张之洞在武昌创设。聘美国农学教习布里尔任正教习,招考十四岁以上二十岁以下官绅士庶子弟三十名入学肄习农科,次年添招蚕科三十名。课程有英语、算学、电化、种植、畜牧、茶务、蚕务各门。学额一百二十名。毕业后以普通中学及高等小学堂
湖北龙山文化
即“青龙泉三期文化”。
湖北工艺学堂
学校名。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湖广总督张之洞在铁政洋务局内设立。招收绅商士庶子弟入学肄业,聘请华洋教习,专授笔算理化之学、汽机重动之功,以明其体;并选中国、东洋各项工艺匠首,分课专门之学,以达其用。后改设于旧江汉书院,课程有理化、机器、制造、纺织、建筑各门。
湖北革命实见记
书名。近人胡石庵撰。拟编二册,记著者亲身经历和见闻,自清宣统三年八月十八日(1911.10.9)汉口宝善里机关部破坏起,至民元元旦孙中山就任止有关武昌起义史事。仅出一册,只及十一日事而毕。1912年武昌大汉报社印行。
湖北革命知之录
书名。近人张难先编撰。一册。分专题叙事,计二十目,主要记述湖北革命团体科学补习所、日知会、同盟会湖北分会、群治学社、振武学社、文学社、共进会始末,兼及湖北革命运动和武昌起义战况等史事。每篇后附录党人传状碑志,凡重要命令、文告、函电、文辞分别插入各目本事中。
湖北荆门煤矿
官督商办企业。清光绪五年(1879)盛宣怀创办。机器设备来自停闭的兴国煤矿。次年出煤,运销镇江、上海一带。八年拟进一步集资扩充,旋因资本短缺,奉饬停办。
湖北纺织四局
即“湖北纺织官局”。
湖北铁路学堂
学校名。由张之洞筹拨经费收购日本东京路矿学堂后,迁徙校舍至小石川区水道町,始改名湖北铁路学堂。为中国在日本自办的唯一的学校。聘请日本岩仓铁道学校理事榊原浩逸为校长,另委派廖正华为驻校提调,管理校务。以培养湖北铁道官生为目的,定学额为湖北官生六十名(在校住宿
湖北武备学堂
学校名。清光绪二十二年九月(1896.10),湖广总督张之洞在武昌设立。以仿照西法造就新式军事将领为宗旨。凡文武举贡生员,及文监生、文武候补选员弁,以及官绅世家子,无论本省、外省皆准报考,经严格考试,从中选拔文理明通、身体强健者入学肄业。学制三年。道员蔡锡勇任总办
湖北纺织官局
湖北纺纱、织布、缫丝、制麻四局的通称。清光绪十四年(1888)两广总督张之洞拟在广州设立织布局,次年因调任湖广总督,遂把从英国订购的机器运至武昌,创设湖北织布官局。资本一百二十七万九千余两。有纱锭三万枚,布机一千张。十九年正式投产。二十年至二十四年间又陆续增设纺
湖北开采煤铁总局
官办企业。清光绪元年(1875)由李鸿章委派盛宣怀试办。次年正式设局。资本为三十万串制钱。总局设于广济盘塘。聘英人郭师敦为矿师。在广济、兴国两处用土法开采煤窑四十余座。四年两地开采结束。盘塘总局主要经营煤炭转运业务。次年六月停办。
湖北地方自治研究会杂志
杂志名。清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二日(1908.11.15)在日本东京创刊。月刊。湖北留日学生组织的地方自治研究会主办,吕嘉荣主编。设论著、译述、调查、纪事、杂录等栏目。
湖北方言商务学堂
学校名。清光绪十七年(1891)湖广总督张之洞在武昌设立。招收学生五十名,除专习各国语言文字外,并讲求商务,研究浚利源、塞漏卮,畅销土货,阜民利用之道。
湖北中西通艺学堂
学校名。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颂万等人在武昌创办。招收年在十二岁至二十二岁子弟入学肆业,内课生与外课生各二十四人。课程有英法语言文字及经义、舆地、掌故、艺文、算数、图绘。内课生学习年限为一至三年不等,外课生学习时间为五个月至一年不等。
湖北矿务局工程学堂
学校名。清光绪十八年(1892)在武昌开办。湖北矿务局先在光绪十六年在武昌设立一所分析湖北、湖南两省煤炭和矿石的实验室,并于次年六月组办一个班级研究分析煤炭和铁矿石的方法。后在此基础上增设化学和物理两门课程,扩充为采矿工程学堂。聘请牛津大学硕士毕业生罗宾逊和中国
湖北商办铁路公司
即湖北商办粤汉川汉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商办企业。为反对清廷将鄂境粤汉、川汉铁路借款官办,宣统元年(1909)由鄂绅吴兆泰等倡议设立商办铁路公司,清廷延宕不复。湖北绅商遂成立商办铁路协会开议筹款,并派代表晋京请求,终在次年获邮传部批准立案。公司在汉口正式成立,举札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