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首页
故事
典故
人物
知识
事件
词语
官职
吉日
假日
节日
节气
洛阳
古代洛阳城里的青楼女子 为何都不穿内裤
女人不穿内裤,似乎时尚得很,据说麦当娜读书时,“从不害怕,常不穿内裤,耸立在人墙的顶层,来制造男孩子们哄堂大乱”。如今那些自比前卫的女性,穿着三根线缝合起来的内裤在台上昂首阔步,自以为开一代风气之先,但较之麦当娜,真可谓小巫见大巫。不穿内裤的女人往往值得向
洛阳市长丞
官名。东汉河南尹所属有洛阳市长及丞,掌洛阳商业贸易之事。三国魏及西晋沿置。
洛阳县狱
监狱名。唐置,见“河南府狱。”
洛阳部尉
官名。《唐六典》卷三注:“后汉洛阳置四尉,皆孝廉作,有东部、西部、南部、北部尉。”又《后汉书乔玄传》记玄“举孝廉,补洛阳左尉(注:左部尉也)。”尉主追捕盗贼,伺察奸非,分四部尉和左右部尉可能是东汉早期和后期的不同。西晋时洛阳置六部尉。
洛阳令丞
官名。(1)东汉、三国魏、西晋、北魏、后唐均以洛阳为京县,置令及丞,掌本县政务。(2) 隋唐以洛阳为陪都,洛阳令丞治所在陪都城内,为赤县令丞之一,参见“赤县令”。
洛阳北部尉
官名,东汉末年置,掌京城洛阳及北部郊区的治安。《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年二十,举孝廉为郎,除洛阳北部尉。”
洛阳宫农圃监
①官署名。即东都苑东面监,唐高祖武德 (618—626) 中置,高宗显庆二年 (657)改为东都苑东面监。②官名。即东都苑东面监长官,唐高祖武德 (618—626) 中置,正八品下,高宗显庆二年(657) 改为东都苑东面监。
洛阳令
官名,掌治其县,(见《后汉书郡国志一》)。《后汉书邓寇传》:“司隶校尉应奉、河南尹何豹、洛阳令袁腾并驱争先,若赴仇敌。”
洛阳诏狱
监狱名。东汉光武帝罢西汉中都官狱二十六所,京师惟留廷尉诏狱与洛阳诏狱。三国魏与西晋亦都洛阳,依东汉旧制置洛阳狱。
长安洛阳左右部尉
官名。掌管都城地区治安。汉朝制度,京城四门分设左右部尉;曹操设洛阳北部尉,造五色棍悬门左右,有违犯禁令的人就用五色棍打死;其职位很低,但权势不小。后来,西晋的洛阳,东晋的建康都设“六部尉”。见《历代职官简释长安洛阳左右部尉》。
隋唐洛阳故城
位于今河南洛阳市区及近郊。隋大业元年(605)创建。五年,称东都。唐、武周时,再建。周围约27.5公里,跨洛水南北、瀍水东西。除隋建东、南、北三市外,唐增设西市。光宅元年(684),改称神都,定为首都。神龙元年(705)复旧称,仍为陪都。天宝元年(742)改称东京,肃宗时复旧称。
汉魏洛阳故城
东汉、三国魏、西晋及北魏等王朝都城遗址。主要是汉魏两朝,因称汉魏洛阳故城。城址在今河南洛阳市东18公里处。东起寺里碑,西到白马寺,南起大郊村,北到邙山,大体作南北长方形。南城垣早被洛河冲毁,今存西、东、北三面城垣。西垣残长约4290米,东垣残长约3895米,北垣残长
洛阳北窑村西周铸铜遗址
西周前期铸铜作坊遗址。位于河南洛阳瀍河之西,总面积约28万平方米。1973年发现以来已探出烘范窑三座,发现大量红烧土块、陶范块、熔炉残壁、铜渣等。清理出的一座窑体近方形,顶呈拱形,烟囱在顶部中间,北面火门与窑底平行,窑腔内有较厚草木灰及碎范块。遗址出土大量熔炉残
洛阳北魏元乂墓天文图
古星图。发现于1974年2月,位于河南洛阳市北向阳村西南洛孟公路的西侧。星图绘在墓的四壁和穹窿顶部。四壁壁画已残缺,尚有四象图的残迹。顶部星象呈小圆形,大小不一,共有三百余颗星。亮星间附有连线以示星宿。呈淡蓝色波纹状的银河横贯南北。经考证此星图是对实际星空的摹
洛阳缙绅旧闻记
书名。北宋张齐贤撰。五卷。记述五代时洛阳轶事二十余则,如记朱温奸诈雄猜,超过前人,但刚猛英断,以权御物,遂成帝王之业。所记多新、旧《五代史》所未载。
洛阳战国粮仓遗址
战国中晚期的粮仓遗址。位于今河南洛阳市共青路东段、胜利路西侧,洛河与涧河汇合处以北不远处。1970年发现,已探明粮窖七十四座,大致东西成行,南北成列,分布于南北长约400米,东西宽约300米的范围内。粮窖均为圆窖,口大底小,纵剖面呈倒置的等边梯形,壁坡度大,一般口径
洛阳中州路东周墓
东周时期周人墓葬群。1954—1955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于河南洛阳中州路西工段发掘了二百六十座东周墓, 其中除四座为洞室墓外,余均为长方形竖穴墓。竖穴墓中有二百三十七座为南北向,头多向北,余为东西向,头向西或向东。据1959年出版的发掘报告《洛阳中州路》,全部随
洛阳宫农圃监
①官署名。即东都苑东面监,唐武德中置,显庆二年(657)改为东都苑东面监。②官名。即东都苑东面监长官,唐武德中置,正八品下,显庆二年(657)改为东都苑东面监。
洛阳金村铜尺
战国铜尺。传1931年出土于洛阳金村古墓。长23.1厘米,宽1.7厘米,厚0.4厘米。横断面略呈拱形,一端有穿孔。正背面均无刻度,仅于一侧刻有十寸,第一寸刻十一格,余九寸无分格,第五寸处刻有交午线。现藏于南京大学。
洛阳金村古墓
战国时期的墓群。位于河南洛阳市区以东10公里金村附近之太仓。1928—1931年遭大规模盗掘。据怀履光《洛阳故城古墓考》,此地共有大墓八座,大墓之间及附近尚有较小型墓三座。大墓均系有一墓道的“甲”字形墓,墓道南北向,其中三座墓墓道东、西两侧各有车马坑两座。大墓以板石
«
1
2
3
4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