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福建法政杂志
杂志名。清光绪三十四年五月二十日(1908.6.18)在福州创刊。月刊。福建法政学堂主办,何琇先主编。专刊政法内容,设论说、译丛、史传、杂报、杂录等栏目。
法政学报
杂志名。清光绪三十三年正月十六日(1907.2.28)在日本东京创刊。月刊。留日学界立宪派主办,沈其昌主编。设社说、宪法、行政法、民法、商法、刑法、国际法、财政、殖民政策、调查、法政纪闻、杂俎、文苑等栏目。共出五期。
两江法政学堂
学校名。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两江总督端方将省城仕学馆改设而成。分正科和别科。正科以造就完全法政人才为宗旨,先习预备学科二年,再习专门学科三年,五年毕业。每年招收百名学生入学肄业。苏、皖、赣省学生一律兼收。别科专为宁属造就佐理新政人才,收宁属举贡生监和候补
法政丛刊
杂志名。清光绪三十三年九月(1907.10)在广州创刊。广东法政学堂主办,张树珊主编。只研究法律、政治、经济等问题的有关学理,不涉及时政得失。设论丛、什报、质疑应答等栏目。
法政杂志
杂志名。(1)清光绪三十二年二月二十日(1906.3.14)在日本东京创刊。张一鹏主编。以“修明政治,巩我国基”,“饷普通人民以法政之知识”为宗旨。主要翻译介绍日本法政书刊内容,兼及论说。共出六期,九月停刊,由天津北洋官报总局接办,并入《北洋法政学报》。(2)宣统三年二月
北洋法政学报
杂志名。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八月在天津创刊。旬刊。北洋官报局主办,吴兴让主编。设论丛、译汇、编辑类、法令一斑诸栏,以编译法政讲义、制度、法令为主要内容。共出一百五十六册。宣统二年(1910)十月停刊,改出《北洋政学旬报》。
贵胄法政学堂
学校名。清宣统元年(1909)在北京设立。以造就贵胄法政通才为宗旨。招收宗室、蒙古王公、满汉世爵及其子弟入堂肄业。派贝勒毓朗充任总理。分设正、简两科。正科四年毕业,简易科二年毕业。另设听讲科一班,一年半毕业。是年冬,奏准《续拟贵胄法政学堂章程》七章四十六条。酌定
京师法政学堂
学校名。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学部将进士馆房舍改设而成。以培养新式政治、法律人才为宗旨。分预科、本科和别科。预科两年毕业后升入本科。本科分习法律、政治二门,三年毕业。预科、本科定额各二百名,均经学堂考取者始准入学肄业。别科三年毕业,定额百名。另设讲习科,学员
浙江法政学堂
学校名。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浙江清泰门内小米巷原有军装局改建而成。次年二月开学,经费每年四万余元,其中有法律本科二年级一班,政治本科一年级一班,法律专修科一、二、三年级各一班,政治经济专修科二年级一班,学生约二百二十名。后迁新民路。停办时名浙江省立法政专门
欧美法政介闻
杂志名。清光绪三十四年七月二十日(1908.8.16)在上海创刊。月刊。归国留德学生马德润、周泽春等主编。以输入欧美各国法政知识,扩充国人法政观念为主旨。不设栏目。曾译载德国现行宪政、民法全书、国际公法等文。
上海法政学院
上海法政学院的词语属性 拼音shng hi f zhng xu yun拼音字母shang hai fa zheng xue yuan拼音首字母shfzxy 上海法政学院的百科含义 上海法政学院原名上海法政大学,1924年秋由徐谦、张一鹏、黄镇磐、刘邠、沈铭昌等发起,推徐谦校长。1929年11月改称上海法政学院。
北洋法政学堂
北洋法政学堂的词语属性 拼音bi yng f zhng xu tng拼音字母bei yang fa zheng xue tang拼音首字母byfzxt 北洋法政学堂的百科含义 北洋法政学堂,1906年创办,位于天津新开河的西岸(现志成道33号),是中国最早的政法学校。经历了清王朝、北洋政府和国民党统治之后,到解放初
南雍法政学社
南雍法政学社的词语属性 拼音nn yng f zhng xu sh拼音字母nan yong fa zheng xue she拼音首字母nyfzxs 南雍法政学社的百科含义 南雍法政学社是共青团南京大学委员会指导下的南京大学校级学生社团,是南京大学唯一法政学术研讨之学术类学生组织,受教于名师,砥砺研讨,互动学
法政英雄
法政英雄的词语属性 拼音f zhng yng xing拼音字母fa zheng ying xiong拼音首字母fzyx 法政英雄的百科含义 《壹号皇庭V》(英文:The File of Justice V),香港无线电视翡翠台的法律电视剧,于1997年3月10日首播,共45集,监制邓特希。星期一至五播出。一群有情有义的都市非常
法政
法政的词语属性 拼音f zhng拼音字母fa zheng拼音首字母fz 法政的词语解释法政[ f zhng ] 1.法律和政令。 2.指法律和政治。 法政的详细含义 法律和政令。《管子明法解》:“法政独出於主,则天下服德。”《孔子家语执辔》:“官属不理,分职不明,法政不一,百事失纪曰乱。”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