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首页
故事
典故
人物
知识
事件
词语
官职
吉日
假日
节日
节气
河渠
河渠署
官署名。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始置,隶都水监。唐朝沿置,掌河渠、陂池、堤堰、鱼醢之事,凡沟渠开塞,渔捕时禁,皆由其主管。有令一员、丞一员、河堤谒者六员及渔师等属。北宋初存其名而无职司。
河渠署丞
官名。即河渠丞。
河渠署令
官名。即河渠令。
河渠丞
官名。唐朝都水监河渠署次官,置一员,正九品下。北宋初存其名而罕除授。
河渠令
官名。唐朝都水监河渠署置为长官,一员,正八品下。北宋初存其名而罕除授。参见“河渠署”。
勾当河渠事
官名。宋置,掌修河决等事。见“提举河渠”。
提举河渠
官名。宋置,掌河渠之事。《宋史河渠志一》载:至和二年(公元1055年)十二月诏“以……殿中丞李仲昌提举河渠,……勾当河渠事杨纬同修河决”。
三司河渠案
官署名。宋初置,领河渠之事。仁宗嘉祐三年(1058)废,其职归都水监。
三司河渠司
官署名。宋仁宗皇祐三年(1051)置,掌修治黄河、汴河堤岸及开浚等事。初以三部副使及判官主其事,后特置都大提举河渠司。嘉祐三年(1058)废,另置都水监领其事。官署名。宋皇祐三年(公元1051年)置,属三司。掌理黄河、汴河疏浚及堤岸修筑等事。嘉祐三年(公元1058年)废,另置都水
河渠署令丞
官名。隋炀帝始置河渠署,有令及丞各一人,属都水监。唐沿置,令一人,正八品下;丞一人,正九品上;掌修补堤堰、渔钓、川泽鱼醢之事。所属有府、史、典事、掌固、长上渔师、短番渔师、明资渔师诸职。
河渠纪闻
书名。清康基田著。为按年编排、夹叙夹议的水利资料集。内容广泛,上起《禹贡》,下讫嘉庆十五年(1810),以论述黄、运河道演变及治理为主要内容,兼及地方水利。博采群书,分段摘录。然所辑史料并不照引原文,多不注出处,而是综合改编性质。惟清初以后部分可视为原始资料。在
三司河渠司
官署名。北宋皇祐三年(1051)置,属三司。掌修理黄河、汴河堤岸及开浚等事。嘉祐三年(1058)废,另置都水监。
河渠志
或称河渠书、沟洫志。中国古代正史中记述水利内容的专志。最早的河渠志是汉司马迁的《史记河渠书》。后代如《汉书》中有《沟洫志》,《宋史》、《金史》、《元史》、《明史》和《清史稿》中都有《河渠志》。记载了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水利事件,是研究水利史的基本文献。河渠署
河渠汇览
河渠汇览的词语属性 拼音h q hu ln拼音字母he qu hui lan拼音首字母hqhl 河渠汇览的百科含义 《河渠汇览》是清[1644-1911]年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张丙嚞。
三司河渠司
三司河渠司的词语属性 拼音sn s h q s拼音字母san si he qu si拼音首字母sshqs 三司河渠司的百科含义 三司河渠司宋三司所属机构。皇祐三年(1051)置。掌黄河与汴河等河堤功料事务。以盐铁副使、判官主管。嘉祐三年(1058)置都水监,废三司河渠司。
河渠镇
河渠镇的词语属性 拼音h q zhn拼音字母he qu zhen拼音首字母hqz 河渠镇的百科含义 河渠镇隶属河北省邢台市宁晋县, 镇政府驻地为河渠村,位于河北省邢台市宁晋县城西偏南8公里处,京深高速公路出口东15公里。东邻凤凰镇,西界赵县、柏乡县,南靠北河庄镇,北接换马店镇。南昔
河渠
河渠的词语属性 拼音h q拼音字母he qu拼音首字母hq 河渠的词语解释河渠[ h q ] 河和渠,泛指水道:~纵横。兴水利,开~。 河渠的百科含义 河流与渠道,泛指水道。河北省中南部宁晋县城西部7.5公里有河渠镇。面积68平方公里,辖33个村委会,人口6万,耕地86000亩。初步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