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首页
故事
典故
人物
知识
事件
词语
官职
吉日
假日
节日
节气
武备
藏武备
藏武备的词语属性 拼音cng w bi拼音字母cang wu bei拼音首字母cwb 藏武备的百科含义 藏武备,源自“武备”一词,武备,原义在古代特指武器装备。
武备院
武备院的词语属性 拼音w bi yun拼音字母wu bei yuan拼音首字母wby 武备院的百科含义 清官署名。内务府所属三院之一。原名鞍楼,顺治十一年(1654)改名兵仗局,十八年(1661)改名武备院。掌官廷所用兵器、鞍辔、甲胄、被具等。有兼管事务大臣,无定员,卿二人,正三品。所属
武备寺
武备寺的词语属性 拼音w bi s拼音字母wu bei si拼音首字母wbs 武备寺的百科含义 至元五年(1268),始置军器监,二十年置卫尉院,改军器监为武备监,属卫尉院,次年改监为寺,与卫尉院并立,大德十一年(1307)升为院,至大四年(1311)复为寺。有卿、少卿、同判等主管官员及
武备志
武备志的词语属性 拼音w bi zh拼音字母wu bei zhi拼音首字母wbz 武备志的百科含义 《武备志》是明代重要的军事著作,属于中国古代字数最多的一部综合性兵书。明朝茅元仪辑,240卷,文200余万字,图738幅,有明天启元年(1621)本、清道光中活字排印本、日本宽文年间(1661~1
武备要略
武备要略的词语属性 拼音w bi yo l拼音字母wu bei yao lve拼音首字母wbyl 武备要略的百科含义 《武备要略》是明程子颐等编撰的图书,此书十四卷,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二月初八日焚毁。
外治武备
外治武备的词语属性 拼音wi zh w bi拼音字母wai zhi wu bei拼音首字母wzwb 外治武备的百科含义 外治武备,对外作好军事准备。多与“内修政治”联句。比喻治理国家,文治武备两个方面缺一不可。治:管理。武备:军备。 《吴子兵法图国第一》:“昔承桑氏之君,修德废武,以灭其
外治武备
外治武备的词语属性 拼音wi zh w bi拼音字母wai zhi wu bei拼音首字母wzwb 外治武备的百科含义 外治武备,对外作好军事准备。多与“内修政治”联句。比喻治理国家,文治武备两个方面缺一不可。治:管理。武备:军备。 《吴子兵法图国第一》:“昔承桑氏之君,修德废武,以灭其
舰艇武备
舰艇武备的词语属性 拼音jin tng w bi拼音字母jian ting wu bei拼音首字母jtwb 舰艇武备的百科含义 《舰艇武备》是由北京2854信箱主办的期刊。
武备学堂
武备学堂的词语属性 拼音w bi xu tng拼音字母wu bei xue tang拼音首字母wbxt 武备学堂的词语解释武备学堂[ w bi xu tng ] 清末的陆军学校。
武备
武备的词语属性 拼音w bi拼音字母wu bei拼音首字母wb 武备的词语解释武备[ w bi ] 指武装力量和武器装备;国防建设:有文事者必有~。 武备的详细含义 军备。指武装力量、军事装备等。《穀梁传定公十年》:“因是以见,虽有文事,必有武备,孔子於颊谷之会见之矣。”《汉书食
文修武备
文修武备的词语属性 拼音wn xi w bi拼音字母wen xiu wu bei拼音首字母wxwb 文修武备的词语解释文修武备[ wn xi w bi ] 文:指教化。修:指走上正规,已符合标准。备:准备完毕。谓文治和军备都已达到了理想的要求。 文修武备的百科含义 【拼音】:wén xi w bèi
四川武备学堂
四川武备学堂的词语属性 拼音s chun w bi xu tng拼音字母si chuan wu bei xue tang拼音首字母scwbxt 四川武备学堂的百科含义 四川武备学堂,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二月,四川总督岑春煊在成都设立的陆军学校。堂址在成都北校场之旁,由罗宗岭任总办,朱光忠任监督,招收学生
《文修武备》来历意思解释
文:指教化。修:指走上正规,已合标准。备:准备完毕。谓文治和军备都已达到了理想的要求。明.无名氏《十样锦》头折:“见如今大开学校,文修武备显英豪。”并列 文治和军备都已达到了理想的要求。明无名氏《十样锦》头折:“见如今大开学校,~逞英豪。”△褒义。用于描写
《文修武备》来历意思解释
文:指教化。修:指走上正规,已合标准。备:准备完毕。谓文治和军备都已达到了理想的要求。明.无名氏《十样锦》头折:“见如今大开学校,文修武备显英豪。”并列 文治和军备都已达到了理想的要求。明无名氏《十样锦》头折:“见如今大开学校,~逞英豪。”△褒义。用于描写
《内修政治,外治武备》来历意思解释
战国吴起《吴子•图国篇》卷一:“明主鉴兹,必内修文德,外治武备。”
《文武备》来历意思解释
《汉书.尹翁归传》:“尹翁归字子兄,河东平阳人也。少孤,为狱小吏,晓习文法。后去吏居家。会田延年为河东太守,行县至平阳,悉召故吏五六十人,延年亲临见,令有文者东,有武者西。阅数十人,次到翁归,独伏不肯起,对曰:‘翁归文武兼备,唯所施设。’……延年大重之,自
《内修政治,外治武备》来历意思解释
战国吴起《吴子•图国篇》卷一:“明主鉴兹,必内修文德,外治武备。”
«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