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首页
故事
典故
人物
知识
事件
词语
官职
吉日
假日
节日
节气
步军
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三营统领
参见“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
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
官名。简称“步军统领”,俗称“九门提督”。清朝步军统领衙门之最高长官。额设一人。初设时名“步军统领”,专管八旗步兵,秩正二品。康熙十三年 (1674) 兼提督九门事务。三十年兼管巡捕三营 (南、北、中) 事务,名“提督九门巡捕三营统领”。乾隆四十六年 (1781) 增巡捕营为
提督九门巡捕五营步军统领
武官名。清置,为步军统领衙门的主官。见“步军统领衙门”。
勾当马步军专勾司官
官名。宋置,属三司。掌诸军兵马逃亡、收并的名籍,诸司库、务给受之数,审校其欺诈,批历以送粮料院。员额一人,以京朝官充任。
步军翼尉
官名。清八旗步军营之职官。左、右翼各一人,正三品。掌率八旗步军以供守卫巡警。初名步军总尉,乾隆十九年(1754)更名步军翼尉。
步军副尉
官名。简称副尉。清代八旗步军营之属官,顺治五年(1648)设。雍正四年(1726)增设步军参尉。乾隆十九年(1754)改步军副尉为协尉,步军参尉为副尉。额设满洲十人,蒙古八人,汉军八人,共二十六人。正五品。掌分辖八旗步军。
步军统领
官名。清代步军营之长官。由皇帝特简满洲亲信大臣兼任,从一品。掌京城九门锁钥、白塔信炮,统帅八旗步军及巡捕营将弁,查稽盗贼,维护京师治安。顺治初置时,专管八旗步军。康熙十三年(1674)复提督九门事务,三十年兼辖巡捕三营官兵,改称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三营统领。乾隆八年
步军总尉
见“步军翼尉”。
步军参尉
官名。清八旗步军营之属官。雍正四年(1726)设。掌分辖八旗步军。乾隆十九年(1754)改为步军副尉。
步军将军
官名。唐元和八年(813)废天威军,以其军士隶左右神策军,设步军将军二员,从五品。
步军
亦名步甲。清代八旗步兵之专称。满洲、蒙古每佐领下十八人,汉军每佐领下十二人,合组为八旗步军营,专司内城的防守巡缉事宜。
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
官名。简称步军统领,俗称九门提督。清代步军统领衙门最高长官。额设一人。初名步军统领,专管八旗步兵,秩正二品。康熙十三年(1674)兼提督九门事务。三十年,兼管巡捕三营(南、北、中)事务,名提督九门巡捕三营统领。乾隆四十六年(1781),增巡捕营为五营(南、北、中、左、右
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三营统领
见“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
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
见“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司”。
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
官名。五代后唐天成年间创置侍卫亲军,总领马、步禁军,由亲信任都指挥使,以为长官。天成三年(928),康义诚为首任都指挥使,其后又设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侍卫亲军马步军都虞候。北宋初,因分置马军司、步军司,其员常缺,真宗时正式废除。辽代南面军官侍卫亲军马步军
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司
官署名。简称侍卫司。始置于五代后唐,统掌禁军,后周世宗时与殿前司共掌禁军,地位极重。统兵官为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侍卫亲军马步军都虞候。北宋初,实际分为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司、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司两衙,马步军都指挥使、副都指挥
侍卫亲军步军副都指挥使
见“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司”。
侍卫亲军马步军都虞候
官名。五代始置,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司统兵官之一,位副都指挥使下。北宋初,因分置为马军司、步军司,其员常缺,后废。
王步军
王步军的词语属性 拼音wng b jn拼音字母wang bu jun拼音首字母wbj 王步军的百科含义 男,农产品质量与食物安全专业,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
步军
步军的词语属性 拼音b jn拼音字母bu jun拼音首字母bj 步军的词语解释步军[ b jn ] 步军即步兵,指徒步行军作战的士兵。
«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