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桃李自成蹊》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形容人品行高尚,自能受人爱戴敬仰。金 元好问《送杜招抚归西山》诗:“父老渔樵知有社,将军桃李自成蹊。”
《桃李河阳县》来历意思解释
同“桃李满县”。宋 姚勉《水调歌头.寿赵宰》词:“桃李河阳县,春又到花枝。”
《桃李满县》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河阳一县花”。用以称颂地方官勤于政事,治理佳美。宋 徐鹿卿《水调歌头.贺史宰受荐》词:“公为政,民不扰,吏无欺。春风桃李满县,当路几人知。”
《桃李河阳》来历意思解释
同“桃李满县”。宋 郭应祥《柳梢青.惜花》词:“休言桃李河阳,但过眼、难寻色香。”
《桃李无蹊》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桃李成蹊”。谓守德处默。宋 陈师道《寄亳州何郎中》诗:“松篁有节元宜晚,桃李无蹊只自薰。”
《桃李之教》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树桃李”。指老师的教诲。明 汤显祖《牡丹亭.延师》:“今日吉辰,来拜了先生。学生自愧蒲柳之姿,敢烦桃李之教。”偏正 承受师长的教诲。明汤显祖《牡丹亭延师》:“今日吉辰,来拜了先生。学生自愧蒲柳之姿,敢烦~。”△多用于教育方面。
《桃李之馈》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投桃报李”。指送礼。晋 袁宏《后汉纪.光武帝纪六》:“至其后世,不能以德而勤于法,故有吹毛求疵,诋欺无限,桃李之馈,集以成事。”偏正 原指相互间馈赠礼品。后引申指馈送礼品,接受贿赂。语本《诗经大雅抑》:“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晋袁宏《后汉纪光武帝纪六》
《桃李不须言》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谓品行高尚的人自然受人仰慕。明 袁宏道《邺城道》诗之八:“成蹊人自省,桃李不须言。”
《桃李时》来历意思解释
比喻青春年华。唐陈子昂《感遇诗》之二六: “日耽瑶池乐,岂伤桃李时。” 参见:○夭桃秾李
《桃李年》来历意思解释
《诗经.召南.何彼秾矣》:“何彼秾矣,华如桃李。”《何彼秾矣》用“华如桃李”来形容王姬的艳丽容貌。后以“桃李年”或“桃李时”比喻女子的青春年华和美丽的容貌。唐.陈子昂《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二十六:“日耽瑶池乐,岂伤桃李时。”唐.柳中庸《寒食戏赠》:“酒是若菲
《桃李待郎归》来历意思解释
宋.王谠《唐语林》卷六:“补遗”:“韩退之有二妾,一曰绛桃,一曰柳枝,皆能歌舞。初使王庭凑,至寿阳驿,绝句云:‘风光欲动别长安,春半边城特地寒;不见园花兼巷柳,马头惟有月团团。’盖有所属也(或本作“盖寄意二姝”)。柳枝后窬垣遁去,家人追获,及镇州初归,诗曰
《桃李》来历意思解释
汉.韩婴《韩诗外传》第七卷第二十章:“魏文侯之时,子质仕而获罪焉,去而北游,谓简主(赵简子,名鞅)曰:‘从今已后,吾不复树德于人矣。’简主曰:‘何以也?’质曰:‘吾所树堂上之士半,吾所树朝廷之大夫半,吾所树边境之人亦半。今堂上之士恶我于君,朝廷之大夫恐我以
《栽桃李》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树桃李”。喻指栽培门生或荐举人才。唐 杨巨源《上刘侍中》诗:“海内栽桃李,天涯荷稻粱。”
《桃李不语》来历意思解释
谓怀才者无需饶舌。明高启《寓感》诗之十: “桃李初不语,凤凰岂长喧?” 参见:○桃李成蹊
《桃李精神》来历意思解释
形容妖艳娇媚的神态。五代和凝《何满子》词之一:“正是破瓜年几,含情惯得人饶。桃李精神鹦鹉舌,可堪虚度良宵。”偏正 形容妩媚娇娆的神态,五代和凝《何满子》词之一:“正是破瓜年纪,含情惯得人饶。~鹦鹉舌,可堪虚度良宵。”△多用于神态方面。
《桃李争妍》来历意思解释
桃花和李花竞相开放。用以形容春色美丽。明.无名氏《万国来朝》二折:“春花艳艳,看红白桃李争妍。”清.沈复《浮生六记.闺房记乐》:“及登舟解缆,正当桃李争妍之候,而余则恍同林鸟失群,天地异色。”亦作“桃李争辉”。明.无名氏《东篱赏菊》三折:“花也则为你不与那
《满城桃李》来历意思解释
偏正 桃李,比喻弟子、门生,今多指学生。比喻培养的弟子、门生之多。唐刘禹锡《宣上人远寄贺礼部王侍郎放榜后诗因而继和》:“礼闱新榜动长安,九陌人人走马看。一日声名遍天下,~属春官。”△褒义。用于赞誉教师的成就。→桃李满天下
《城中桃李》来历意思解释
城里的桃李花。比喻小人得志不会长久。唐.刘禹锡《杨柳词》:“城中桃李须臾尽,争似垂杨无限时。”偏正 城里的桃李花,虽非常艳丽,很快就凋谢了。比喻小人得志是一时的。唐刘禹锡《杨柳枝词》:“~须臾尽,争似垂杨无限时。”△多用于情状方面。
《树桃李》来历意思解释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七:“夫春树桃李,夏得荫其下,秋得食其实;春树蒺藜,夏不可采其叶,秋得其刺焉。”汉.刘向《说苑》卷六《复思》:“阳虎得罪于卫,北见简子曰:‘自今以来,不复树人矣。’……简子曰:‘唯贤者为能报恩,不肖者不能。夫树桃李者,夏得休息,秋得食
《华如桃李》来历意思解释
《诗经•召南何彼秾矣》:“何彼秾矣,华如桃李,平王之孙,齐侯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