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柔远前司
官署名。清朝理藩院诸司之一。康熙三十八年 (1699) 分柔远司而置。乾隆二十二年(1757)改为柔远司。
柔远后司
官署名。清朝理藩院绪司之一。康熙三十八年 (1699) 分柔远司而置。乾隆二十二年(1757)改为旗籍司。
柔远清吏司员外郎
官名。简称柔远司员外郎。清朝理藩院柔远清吏司之副长官。佐郎中掌司事。初设满洲三人,蒙古三人; 后改设满洲二人,蒙古五人。
柔远清吏司郎中
官名。简称柔远司郎中。清朝理藩院柔远清吏司之主官。掌司事。初设满洲一人,嘉庆四年 (1799) 后改设宗室一人。
柔远清吏司
官署名。简称柔远司。清朝理藩院所属六司之一。掌理外札萨克各部、旗王、公等及各地喇嘛之俸禄、朝贡、随围、赏赐、燕飨等项事务。顺治十八年 (1661) 置。康熙三十八年 (1699) 分为前、后二司; 乾隆二十二年(1757)改前司为柔远司。二十六年 (1761) 并旗籍、柔远为一司,翌年仍
柔远司员外郎
官名。即“柔远清吏司员外郎”。
柔远司郎中
官名。即“柔远清吏司郎中”。
柔远司
官署名。参见“柔远清吏司”。
柔远司
即“柔远清吏司”。
柔远新书
书名。清朱克敬编。四卷。主要鼓吹兴办洋务、忍辱图强;认为中国兵弱不能与外洋争衡,不得不委曲议和,师敌之长,以制敌之命。张树声曾将此书与林则徐、姚莹、李鸿章、丁日昌、王韬等若干文章,与古人兵书合辑成《敦怀堂洋务丛钞》刊行。
柔远前司
官署名。清代理藩院诸司之一。康熙三十八年(1699)分柔远司置,乾隆二十二年(1757)改为柔远司。
柔远后(後)司
官署名。清代理藩院诸司之一。康熙三十八年(1699)分柔远司置,乾隆二十二年(1757)改为旗籍司。
柔远清吏司
官署名。简称“柔远司”。清代理藩院所属六司之一。掌外札萨克各部旗王、公等及各地喇嘛的俸禄、朝贡、随围、赏赐、宴飨等事。顺治十八年(1661)置,康熙三十八年(1699)分为前、后二司,乾隆二十二年(1757)改柔远前司为柔远司,二十六年并旗籍、柔远为一司,次年仍分二司,遂定
国朝柔远记
书名。清末王之春编。二十卷。系据谕折、中西著述等有关资料编成。前十八卷按年月记顺治元年(1644)至同治十三年(1874)清朝对外交涉事。附编二卷,述荷、英、法、美等国势力消长及西方东侵之势;分篇论议约、办校、开矿、练团、禁烟、禁贩奴、防漏税、固边强兵等策。并列《环海
柔远清吏司
柔远清吏司的词语属性 拼音ru yun qng l s拼音字母rou yuan qing li si拼音首字母ryqls 柔远清吏司的百科含义 清官署名。柔远清吏司是清朝中央理藩院下设的机构。设郎中宗室1人,员外郎 7人(满 2人,蒙 5人),主事蒙 1人,笔帖式11人(满 2人,蒙 9人)、经承 1人。分掌外扎
刘柔远
刘柔远的词语属性 拼音li ru yun拼音字母liu rou yuan拼音首字母lry 刘柔远的百科含义 刘柔远(1905~1989),字刚正,号刚,又名卡那,湖南省茶陵县平水三门人。民国15年(1926)武昌大学读书时曾受命为北伐军作内应,配合北伐军攻克武昌城。民国17年后,先后进黄埔军校第六期
姜柔远
姜柔远的词语属性 拼音jing ru yun拼音字母jiang rou yuan拼音首字母jry 姜柔远的百科含义 姜柔远(640-691年),本名姜遐,字柔远,秦州上邽(今甘肃省清水县)人。唐朝时期大臣,郕国襄公姜行本子,宰相李林甫的外公。姿容俊美,善于敷琴。初为弘文馆学士,授东宫通事舍人
柔远镇迩
柔远镇迩的词语属性 拼音ru yun zhn r拼音字母rou yuan zhen er拼音首字母ryze 柔远镇迩的词语解释柔远镇迩[ ru yun zhn r ] 安抚远方,安定内地。 柔远镇迩的百科含义 安抚远方,安定内地 柔远镇迩的详细含义 【解释】:安抚远方,安定内地。 柔远镇迩的近义词 柔远怀迩 柔远
柔远能迩
柔远能迩的词语属性 拼音ru yun nng r拼音字母rou yuan neng er拼音首字母ryne 柔远能迩的词语解释柔远能迩[ ru yun nng r ] 怀柔远方,优抚近地。指安抚笼络远近之人而使归附。 柔远能迩的百科含义 柔远能迩是汉语词汇,解释为怀柔远方,优抚近地。谓安抚笼络远近之人而使归
柔远绥怀
柔远绥怀的词语属性 拼音ru yun su hui拼音字母rou yuan sui huai拼音首字母rysh 柔远绥怀的词语解释柔远绥怀[ ru yun su hui ] 安抚远方归顺者。怀,归附。 柔远绥怀的详细含义 【解释】:安抚远方归顺者。怀,归附。 柔远绥怀的成语接龙 怀土之情,情见乎词,词穷理絶,絶世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