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柏梁
地名。一作柏海(《旧唐书侯君集传》)。今青海鄂陵湖、扎陵湖。《旧唐书吐谷浑传》:唐贞观九年(635)击吐谷浑,“又达于柏梁,北望积石山,观河源之所出焉”。
柏梁台
汉代台名。武帝元鼎二年(前115)春修建。《三辅黄图》卷五:“在长安城中北阙内。”《三辅旧事》云:“以香柏为梁也,武帝尝置酒其上,诏群臣和诗,能七言诗者,乃得上。”
谢柏梁
谢柏梁的词语属性 拼音xi bi ling拼音字母xie bai liang拼音首字母xbl 谢柏梁的百科含义 谢柏梁,1958年9月25日生,湖北天门人。湖北师范大学文学学士(1983),华东师范大学文学硕士(1986)中山大学文学博士(1989)。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96)。现任北京市特聘教授
柏梁
柏梁的词语属性 拼音bi ling拼音字母bai liang拼音首字母bl 柏梁的词语解释柏梁[ bi ling ] 1.指柏梁台。 2.借指宫廷。 3.指《柏梁诗》。 4.泛称应制诗。 5.指柏梁体。 柏梁的百科含义 柏梁,汉语词汇。拼音:bi liáng释义:1、指柏梁台。2.借指宫廷。3.指《柏梁诗》。
柏梁
字研香。姓瓜尔佳。隶满洲正白旗。杭州驻防。同治中,从官军镇压太平军,隶李鸿章部。转战江、浙各地,转隶胜保部,战江北,以功保用协领。调杭州驻防,为历任将军办理营务,充洋枪队全营翼长兼掌兵司,累官至乍浦副都统。
《柏梁宴》来历意思解释
《史记.孝武本纪》:“其后则又作柏梁、铜柱、承露仙人掌之属矣。”《三辅黄图.台榭》:“柏梁台,武帝 元鼎二年春起此台,在长安城中北门内。《三辅旧事》云:以香柏为梁也,帝尝置酒其上,诏群臣和诗,能七言者乃得上。太初中台灾。”后因以“柏梁宴”泛指君臣宴饮赋诗之
《柏梁赋诗》来历意思解释
见“柏梁高宴”。
《柏梁高宴》来历意思解释
此为汉武帝筑柏梁台与群臣宴饮之事。后以此典形容君臣饮宴赋诗。汉武帝元鼎二年(前115年)春天,在长安城内建柏梁台,高二十丈,用香柏为殿梁,可以香闻数十里。汉武帝在台上摆酒设宴,诏群臣一起作诗。此典又作“宴柏梁”、“柏梁赋诗”、“柏梁台”、“赋柏梁”、“高宴柏梁
《柏梁体》来历意思解释
一种七言诗体,采用联句方式,每人一句,每句用韵。传说汉武帝在柏梁台,命群臣联句赋诗,称为“柏梁体”。诗见《古文苑》卷八。但此诗实后人拟作。清代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十一:“汉武《柏梁台》诗本出《三秦记》,云是元封三年作,而考之于史,则多不符。”“盖是后人拟作
《柏梁台》来历意思解释
《三辅黄图》卷五《台榭》:“柏梁台,武帝元鼎二年春起。此台在长安城中北关内。《三辅旧事》云:‘以香柏为梁也,帝尝置酒其上,诏群臣和诗,能七言诗者乃得上。’”汉武帝曾在长安城中建柏梁台,能七言诗的臣子方得上台。故后用为宫廷文人赋诗宴饮之典。唐.李世民:“驻辇
《赋柏梁》来历意思解释
同“柏梁赋诗”。宋 刘筠《休沐端居有怀希圣》诗:“思君只欲倾家酿,待警同谁赋柏梁。”
《宴柏梁》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柏梁宴”。泛指君臣欢宴。唐 李世民《宴山中》诗:“回首长安道,方欢宴柏梁。”
《高宴柏梁》来历意思解释
同“柏梁赋诗”。宋 刁衎《汉武》诗:“高宴柏梁词句仰,横汾箫鼓乐难穷。”
《柏梁篇》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柏梁宴”。泛指应制之作。唐 王维《奉和圣制重阳节宰臣及群官上寿应制》:“四海方无事,三秋大有年……无穷菊花节,长奉柏梁篇。”
《柏梁殿》来历意思解释
同“柏梁台”。唐 白居易《德宗皇帝挽歌词》之一:“文高柏梁殿,礼薄灞陵原。”
《柏梁杯》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柏梁宴”。指宫廷宴饮。唐 张说《春晚侍宴丽正殿探得开字》诗:“喜承芸阁宴,幸奉柏梁杯。”
《柏梁宴》来历意思解释
《史记.孝武本纪》:“其后则又作柏梁、铜柱、承露仙人掌之属矣。”《三辅黄图.台榭》:“柏梁台,武帝 元鼎二年春起此台,在长安城中北门内。《三辅旧事》云:以香柏为梁也,帝尝置酒其上,诏群臣和诗,能七言者乃得上。太初中台灾。”后因以“柏梁宴”泛指君臣宴饮赋诗之
《柏梁天灾》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柏梁宴”。指宫室火灾。唐 柳宗元《行路难三首》之二:“柏梁天灾武库火,匠石狼顾相愁冤。”
《柏梁》来历意思解释
同“柏梁台”。唐 韦渠牟《览外生卢纶诗因以示此》诗:“终期内殿联诗句,共汝朝天会柏梁。”
《柏梁灾》来历意思解释
《史记.封禅书》:汉武帝太初元年“十一月乙酉,柏梁灾。……上还,以柏梁灾故,朝受计甘泉。……勇之乃曰:‘越俗有火灾,复起屋必以大,用胜服之。’于是作建章宫,度为千万门户。前殿度高未央。”汉武帝兴修的柏梁台曾遭火焚。后遂用为咏叹宫室兴废之典。唐.李乂《奉和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