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首页
故事
典故
人物
知识
事件
词语
官职
吉日
假日
节日
节气
枢密院
知枢密院副使事
官名。辽置,为南枢密院的佐官。见“南枢密院”。
南枢密院副承旨
官名。辽朝置。南面官,南枢密院官员,在都承旨下。
南枢密院直学士
见“枢密直学士”。
南枢密院都承旨
官名。辽朝置。南面官,南枢密院官员,在南枢密院直学士下。掌传达皇帝旨意。
南枢密院
官署名。辽朝置。南面官,名义上为管理汉人的军事机构,实际为南面官最高衙署,所有南面军民政事、刑狱诉讼无所不统。《辽史萧孝忠传》:“国制,以契丹、汉分北、南枢密治之。”辽设司分治汉人,始于太祖时之汉儿司,太宗灭后晋,仿后晋置枢密院,会同元年(938),以晋降臣李
同知枢密院事
官名。亦称“同知枢”。北宋太宗淳化二年(919)始置,为枢密院副长官,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定为正二品。辽朝北、南枢密院各设同知北院、同知南院枢密使事,位在枢密副使下。元世祖至元七年(1270)置一员,后定置四员,正二品,为知枢密院事的副职,位在枢密副使上。官名
三省、枢密院激赏酒库
官署名。见“三省、枢密院激赏库”。
三省、枢密院激赏库
官署名。南宋绍兴年间,因备边置三省、枢密院激赏库与激赏酒库。计亩敛钱,以备犒军之用。宋、金议和后,专供宰执之用及朝廷其他机构的犒赏。
主官三省、枢密院架阁文字
官名。南宋嘉定八年(公元1215年)置,员额一入,以选入、京朝官通差。
监三省、枢密院门
官名。宋置,原系小使臣及内侍官充任。嘉定六年(公元1213年),诏以曾经担任过知县和通判资序的人充任。小使臣省罢,内侍官改以三省、枢密院门机察官系衔。
佥枢密院事
官名。元置,为枢密院的佐官。见“枢密院”。
枢密院副都承旨
官名(1)宋置,见“枢密院承旨司”。(2)辽置,见“南枢密院。
同佥枢密院事
官名。金枢密院在签书枢密院事下设同佥枢密院事一员,正四品。元于成宗大德十年(1306)在佥院下置同佥三员,后定置二员,正四品。官名。元置,为枢密院的佐官。见“枢密院”。
主管三省枢密院架阁文字
官名。南宋宁宗嘉定八年(1215)置,以选人或京朝官充任,掌三省、枢密院文书收储之事。
签书枢密院事
官名。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979),枢密使曹彬随太宗征太原,始以枢密直学士石熙载签署枢密院事,为枢密院代理长官,后用为次官。后避英宗赵曙名讳,改签书枢密院事。神宗元丰(1078—1085) 改制罢。哲宗元祐三年(1088)复置,后定为从二品。辽朝北、南枢密院分设签书北、南院枢密
北南枢密院点检中丞司事
官名。辽朝北、南两枢密院中丞司之长官。下置左、右中丞、侍御等职。
东西川行枢密院
见“西川行枢密院”。
南枢密院点检中丞司事
官名,辽朝置,掌监察。见《辽史百官志一》。
南枢密院中丞司
官署名,辽朝置,掌南北院监察。其官有:南北枢密院点检中丞司事、总知中丞司事、南院左中丞、南院右中丞、同知中丞司事、南院侍御。见《辽史百官志一》。
奚枢密院
官署名。辽末,奚六部大王回离保拥兵自立,号奚国皇帝,设奚、汉、渤海三枢密院,以奚枢密院主奚人之事。
«
1
2
3
4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