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来苏寨
地名。在今四川剑阁县东。北宋乾德三年(965)王全斌伐蜀,别将史延德由此夹攻剑门,即此。
来苏皂
来苏皂的词语属性 拼音li s zo拼音字母lai su zao拼音首字母lsz 来苏皂的百科含义 来苏皂,俗名,是指皂基上添加物为酚类化合物的药皂。常用酚类是苯酚和甲酚混合物。苯酚,德国化学家龙格(Runge F)于1834年在煤焦油中发现的,故又称石炭酸(Carbolic acid),可作杀菌剂、
钱来苏
钱来苏的词语属性 拼音qin li s拼音字母qian lai su拼音首字母qls 钱来苏的百科含义 钱来苏(1884-1968)浙江杭县(今杭州)人(生于奉天奉化,今吉林梨树)。1904年赴日本留学。不久日俄战起弃学回国,在东北创办辅华中学及《吉林日报》。新中国成立任中央文史馆馆员。后病逝
来苏汤
来苏汤的词语属性 拼音li s tng拼音字母lai su tang拼音首字母lst 来苏汤的百科含义 【来源】《医醇剩义》卷二。 【组成】天冬6克 麦冬6克 生地9克 熟地9克 南沙参9克 北沙参9克 白芍3克 赤芍3克 沙苑9克 贝母6克 磁石12克 杜仲9克 茜草根6克 牛膝6克 杏仁9克 莲子10粒(去心)
来苏膏
来苏膏的词语属性 拼音li s go拼音字母lai su gao拼音首字母lsg 来苏膏的百科含义 处方皂角1斤(用好肥者,无虫蛀,去皮弦、切碎)。制法上药用酸浆水一大碗浸,春、秋3-4日,冬7日,夏1-2日,揉取净浆水,浸透皂角,汁入银器或沙锅,以文武慢火熬,用新柳条、槐枝搅熬似膏药
伤寒来苏集
伤寒来苏集的词语属性 拼音shng hn li s j拼音字母shang han lai su ji拼音首字母shlsj 伤寒来苏集的百科含义 《伤寒来苏集》是2009年学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柯琴。
来苏糖
来苏糖的词语属性 拼音li s tng拼音字母lai su tang拼音首字母lst 来苏糖的百科含义 D-来苏糖
来苏乡
来苏乡的词语属性 拼音li s xing拼音字母lai su xiang拼音首字母lsx 来苏乡的百科含义 该乡位于四川省南充市,是仪陇县辖乡,海拔高度:551米。截止2003年底,下辖8个村。
来苏镇
来苏镇的词语属性 拼音li s zhn拼音字母lai su zhen拼音首字母lsz 来苏镇的百科含义 来苏镇位于重庆永川区西南部,场建于宋朝,历史悠久,相传因大文豪苏东坡游经此地而得名。来苏人文自然景观丰富、山川秀美,人居环境优良,基础设施完备,交通便捷,是川渝交汇的重要通道和
来苏槭
来苏槭的词语属性 拼音li s q拼音字母lai su qi拼音首字母lsq 来苏槭的百科含义 来苏槭,是一种双子叶植物纲、槭树科、槭属落叶乔木,高6-12米。树皮平滑,绿褐色或深褐色。小枝细瘦,无毛;当年生枝紫绿色;多年生枝黄绿色或黄褐色,分布区域在海拔2500-3500之间。
来苏之望
来苏之望的词语属性 拼音li s zh wng拼音字母lai su zhi wang拼音首字母lszw 来苏之望的词语解释来苏之望[ li s zh wng ] 苏:苏息。
来苏
来苏的词语属性 拼音li s拼音字母lai su拼音首字母ls 来苏的词语解释来苏[ li s ] 英语音译词。也译作来沙儿。苯酚的肥皂溶液。棕色,有刺激性臭味。用作消毒剂,1%的溶液用于医用机械消毒,5%—10%的溶液用于环境消毒。 来苏的详细含义 谓因其来而于困苦中获得苏息。语本《书
《来苏之望》来历意思解释
《尚书•仲虺之诰》:“予后,后来其苏。”晋刘琨《劝进表》:“四海望中兴之美,群生怀来苏之望。”
《来苏之望》来历意思解释
《尚书•仲虺之诰》:“予后,后来其苏。”晋刘琨《劝进表》:“四海望中兴之美,群生怀来苏之望。”
《来苏》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徯后之望”。谓因明君驾临而于困苦中获得苏息。晋 潘岳《西征赋》:“激秦人以归德,成刘后之来苏。”清 贝青乔《杂谣》:“蚱蜢横扑禾秆枯,沟瘠留喘谁来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