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首页
故事
典故
人物
知识
事件
词语
官职
吉日
假日
节日
节气
束手
《束手无计》来历意思解释
同“束手无策”。清 傅维鳞《明书.名臣传.申时行》:“即有缓急,外廷不得闻,宿卫不入,吾辈大臣束手无计。”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巩仙》:“登楼共视,则葛端系櫺上;欲解援之,则葛细不堪用力。遍索道人已杳矣。束手无计,奏之鲁王。”见“束手无策”。明申时行《杂记》
《束手无术》来历意思解释
同“束手无策”。《水浒传》第九六回:“公孙胜用麈尾化成大鹏,将五条泥龙搏击的粉碎,望北军头上,乱纷纷打将下来……乔道清束手无术,不能解救。”见“束手无策”。《水浒传》96回:“乔道清~,不能解救。”
《束手旁观》来历意思解释
犹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不加过问。《歧路灯》第六二回:“咱们不得束手旁观,睁着眼叫他陷于不义。”巴金《秋》三九:“梅因吐血而死。现在年轻的枚少爷又在吐血……又是一个悲剧,他们仍然只有束手旁观。”见“袖手旁观”。巴金《秋》39:“梅因吐血而死。现在年轻的枚少
《束手待死》来历意思解释
同“束手待毙”。《三国演义》第十回:“曹兵既至,岂可束手待死,某愿助使君破之。”《隋唐演义》第九四回:“愿先生早示良策,我必不肯束手待死。”见“束手待毙”。《三国演义》10回:“曹兵既至,岂可~! 某愿助使君破之。”
《束手就缚》来历意思解释
犹“束手就擒”。明.李贽《焚书.忠义水浒传序》:“是犹以小力缚人,而使大力者缚于人,其肯束手就缚而不辞乎?”《东周列国志》七○回:“寡人待成然不薄,安敢叛吾?宁一战而死,不可束手就缚!”亦作“束身就缚”。《晋书.段灼传》:“艾被诏书,即遣强兵,束身就缚,不
《束手就殪》来历意思解释
同“束手待毙”。《明史.黄得功传》:“主逃将溃,无所一用其力,束手就殪,与国俱亡而已。”见“束手待毙”。《明史黄得功传》:“主逃将溃,无所一用其力,~,与国俱亡而已。”
《束手就毙》来历意思解释
同“束手待毙”。宋 洪迈《容斋随笔.靖康时事》:“予顷修《靖康实录》,窃痛一时之祸,以堂堂大邦,中外之兵数十万,曾不能北上发一矢,获一胡,端坐都城,束手就毙!”见“束手待毙”。宋洪迈《容斋随笔靖康时事》:“予顷修《靖康实录》,窃痛一时之祸,以堂堂大邦,中外
《束手就困》来历意思解释
谓无法摆脱困境。明 谢肇淛《五杂俎.地部一》:“元时亦输粟以供上都,其后兼之海运,然当群雄奸命之时,烽烟四起,运道梗绝,惟有束手就困耳。”偏正 无计摆脱困境。明谢肇淛《五杂俎地部一》:“元时亦输粟供上都,其后兼之海运,然当群雄奸命之时,烽烟四起,运道梗绝,惟
《束手听命》来历意思解释
拱手听从命令。宋 陈亮《酌古论.马燧》:“三镇平,则淄青之胆破矣。命一辩士持天子之诏往谕之,彼安得不束手听命哉!”偏正 拱手接受命令。宋陈亮《酌古论马燧》:“三镇平,则淄青之胆破矣。命一辩士持天子之诏往论之,彼安得不~哉!”△形容恭顺地听从指示。→俯首听命
《束手坐视》来历意思解释
拱着手,坐着看。比喻对应当管的事无能为力或不管不问。《明史.徐有贞传》:“京军一出,日费不赀,遇涨则束手坐视,无所施力。”梁启超《匈加利爱国者噶苏士传》第三节:“添加军队,胁国民以服兵役,增征租赋,数倍于前。彼义侠之匈加利人,岂肯束手坐视此辜恩非礼之行哉!
«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