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李牧
战国时人。赵将。常驻守赵北边境,习射骑,谨烽火,甚得军心,曾大败匈奴,使其十余年不敢犯赵,又灭襜褴,破东胡,降林胡。赵王迁三年(前233),秦将桓攻赵赤丽、宜安(今河北石家庄东南),他以大将军率边兵反攻,大败秦军于肥(今河北晋州西),致桓畏罪出奔,
武安君李牧
武安君李牧的词语属性 拼音w n jn l m拼音字母wu an jun li mu拼音首字母wajlm 武安君李牧的百科含义 李牧(?-公元前229年),嬴姓,李氏,名牧,赵国柏仁(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人,战国时期的赵国名将、军事家,与白起、王翦、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李牧生平事迹大
李牧翰
李牧翰的词语属性 拼音l m hn拼音字母li mu han拼音首字母lmh 李牧翰的百科含义 李牧翰,曾用名:李立新,笔名:屋子。男,1969年出生于吉林省辽源市,中共党员,2000年移居辽宁省大连市,本科学历。策划多部畅销图书,以及书画展览。
李牧之
李牧之的词语属性 拼音l m zh拼音字母li mu zhi拼音首字母lmz 李牧之的百科含义 李牧之,男,现任西藏自治区米林县委书记。
李牧
李牧的词语属性 拼音l m拼音字母li mu拼音首字母lm 李牧的百科含义 李牧(?-公元前229年),嬴姓,李氏,名牧,赵国柏仁(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人,战国时期的赵国名将、军事家,与白起、王翦、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李牧生平事迹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先是在赵国北
李牧
【生卒】:?—前228【介绍】: 战国时人。赵国大将。长期居代、雁门以备匈奴。日享士卒,得军心。习骑射,出奇兵,大破匈奴。赵王迁二年,秦大举攻赵。次年,牧大破秦军于肥,以功封武安君。秦使赵王嬖臣郭开诬牧欲反,被斩。秦遂灭赵。
李牧
【生卒】:?—前229 战国末年赵将。常居代、雁门。防守赵国北境。爱士卒,善用兵。多次打败匈奴、东胡、林胡。使匈奴十余年不敢近赵边城。后代廉颇为将,攻燕拔数城。前233年,秦击败赵,他率军反攻,大破秦军于宜安,以功封武安君。前229年,秦使王翦攻赵,他与司马尚坚决抵
李牧
【生卒】:?—前229 战国末年赵将。常居代、雁门。防守赵国北境。爱士卒,善用兵。多次打败匈奴、东胡、林胡。使匈奴十余年不敢近赵边城。后代廉颇为将,攻燕拔数城。前233年,秦击败赵,他率军反攻,大破秦军于宜安,以功封武安君。前229年,秦使王翦攻赵,他与司马尚坚决抵
李牧
【生卒】:?—前228【介绍】: 战国时人。赵国大将。长期居代、雁门以备匈奴。日享士卒,得军心。习骑射,出奇兵,大破匈奴。赵王迁二年,秦大举攻赵。次年,牧大破秦军于肥,以功封武安君。秦使赵王嬖臣郭开诬牧欲反,被斩。秦遂灭赵。
《李牧》来历意思解释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附《李牧列传》:“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备匈奴。……日击数牛飨士,习射骑,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如是数岁,亦不亡失。……匈奴数岁无所得。终以为怯。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
《汉主思李牧》来历意思解释
《史记.冯唐列传》:“上(汉文帝)既闻廉颇、李牧为人良说,而搏髀曰:‘嗟乎!吾独不得廉颇、李牧时为吾将,吾岂忧匈奴哉!’(冯)唐曰:‘主臣!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李牧,战国赵之良将,他北防匈奴,屡立战功。汉文帝困于匈奴的侵扰,曾说若得李牧为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