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首页
故事
典故
人物
知识
事件
词语
官职
吉日
假日
节日
节气
权宜之计
成语故事《权宜之计》
【成语】:权宜之计 【拼音】:quán yí zh jì 【解释】:权宜:暂时适宜,变通;计:计划,办法。指为了应付某种情况而暂时采取的办法。 【成语故事】: 东汉末年,军阀董卓率军进入洛阳,废掉汉少帝,另立9岁的汉献帝,窃居相位,
权宜之计
权宜之计的词语属性 拼音qun y zh j拼音字母quan yi zhi ji拼音首字母qyzj 权宜之计的词语解释权宜之计[ qun y zh j ] 权宜:暂时适宜,变通;计:计划,办法。指为了应付某种情况而暂时采取的办法。 权宜之计的详细含义 【解释】:权宜:暂时适宜,变通;计:计划,办法。指
《权宜之计》来历意思解释
原指因时因事而变通处理方法。后泛指在不得已情况下暂且采取的一种临时措施。王允(137-192年),字子师,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王允“少好大节,有志于立功。”献帝初,官至司徒,守尚书令,时董卓专权,又有吕布为其爪牙。王允秘密串联,联络朝臣,同时又以美人计离间董卓
《权宜之计》来历意思解释
原指因时因事而变通处理方法。后泛指在不得已情况下暂且采取的一种临时措施。王允(137-192年),字子师,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王允“少好大节,有志于立功。”献帝初,官至司徒,守尚书令,时董卓专权,又有吕布为其爪牙。王允秘密串联,联络朝臣,同时又以美人计离间董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