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端午节与孝女曹娥的故事
  曹娥庙中供奉的曹娥娘娘。这似乎是古代中国的一项传统,一个具备某种美德的人,即便生前并不幸福,死后亦可作为神灵享受人们永远的纪念。曹娥便是因她的孝心,使无数后人为之感动。也有人认为,端午节便是纪念孝女曹娥的日子。  很久以前,上虞古舜江西岸的凤凰山下,有
曹娥
东汉会稽上虞(今属浙江)人。顺帝汉安二年(143),其父溺死江中。她求父尸不得,遂投江而死,时年十四。桓帝元嘉元年(151),县长度尚命邯郸淳作诔辞,立石,以宣扬孝道。世称孝女曹娥碑。原碑久佚,今有东晋升平二年(358)小楷本及宋元祐八年(1093)蔡卞行书碑传世。
孝女曹娥
孝女曹娥的词语属性 拼音xio n co 拼音字母xiao nv cao e拼音首字母xnce 孝女曹娥的百科含义 曹娥(130年~143年),是会稽上虞(浙江绍兴市上虞区)人。东汉时期著名孝女。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
曹娥街道
曹娥街道的词语属性 拼音co ji do拼音字母cao e jie dao拼音首字母cejd 曹娥街道的百科含义 曹娥街道地处绍兴市上虞区城郊结合部,与老城区百官街道隔江相望、六桥相连。东濒曹娥江,南连上浦镇,西临东关街道,北接道墟街道,街道地域面积4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556亩,林地
曹娥
曹娥的词语属性 拼音co 拼音字母cao e拼音首字母ce 曹娥的词语解释曹娥[ co ] 东汉 时 会稽郡 上虞县 人。相传其父五月五日迎神,溺死江中,尸骸流失。娥 年十四,沿江哭号十七昼夜,投江而死。世传为孝女。清 王端履《重论文斋笔录》卷四:“苗山窆石共千古,是时黄绢无 曹
小曹娥
小曹娥的词语属性 拼音xio co 拼音字母xiao cao e拼音首字母xce 小曹娥的百科含义 小曹娥镇,是浙江省余姚市辖镇,地处浙东姚北平原,东邻慈溪周巷镇,西连泗门镇,南接泗门镇和朗霞街道,北濒杭州湾,距杭州湾跨海大桥11公里。小曹娥镇总区域面积33.4平方千米(2017年),辖
曹娥
【生卒】:130—143【介绍】: 东汉会稽上虞人。曹盱女。顺帝汉安二年,父溺死于江,不得尸骸。娥年十四,沿江号哭,昼夜不绝声。十七日,投江而死。桓帝元嘉元年上虞长度尚为改葬立碑。
曹娥
【生卒】:130—143【介绍】: 东汉会稽上虞人。曹盱女。顺帝汉安二年,父溺死于江,不得尸骸。娥年十四,沿江号哭,昼夜不绝声。十七日,投江而死。桓帝元嘉元年上虞长度尚为改葬立碑。
曹娥
会稽上虞(今属浙江)人。顺帝时,父诉江迎神,被淹死。她沿江号哭,昼夜不绝,持续十七天,最后投江而死。被称为孝女,后县长于江南道旁为她立碑。【生卒】:130—143【介绍】: 东汉会稽上虞人。曹盱女。顺帝汉安二年,父溺死于江,不得尸骸。娥年十四,沿江号哭,昼夜不绝声
《曹娥投江》来历意思解释
晋.虞预《会稽典录》卷下“曹娥”:“孝女曹娥者,上虞人,父盱能抚节按歌婆娑乐神。汉安二年五月五日于县江迎伍君神,溯涛而上,为水所掩,不得其尸。娥年十四,号慕思盱,乃投瓜于江,存其父尸曰:‘父在此,瓜当沉。’旬又七日,瓜偶沉。遂自投于江而死,三日后与父尸俱出
《曹娥篆》来历意思解释
同“曹娥碑”。唐 刘长卿《送荀八过山阴旧县兼寄剡中诸官》诗:“旧石曹娥篆,空山夏禹祠。”
《曹娥碑》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绝妙好辞”。指曹娥碑的碑文,借指优美的诗文。《红楼梦》七九回:“好新奇的祭文,可与《曹娥碑》并传了。”
《曹娥》来历意思解释
源见“孝女寻尸”。泛指孝女。清 王端履《重论文斋笔录》卷四:“苗山窆石共千古,是时黄绢无曹娥。”
《曹娥宅》来历意思解释
代称越地。唐刘长卿《无锡东郭送友人游越》诗: “碑缺曹娥宅,林荒逸少居。” 参见:○绝妙好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