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首页
故事
典故
人物
知识
事件
词语
官职
吉日
假日
节日
节气
明法
明法掾
官名。晋朝置,属廷尉。由通晓法令者担任。北齐亦置,属大理寺,员二十四人。官名。为法官之顾问,南北朝置。《隋书百官中大理寺》:“正、监、评各一人、律博士四人、明法掾二十四人。”《历代职官简释明法掾》:“南北朝皆置之以为法官之顾问。”
明法
① 或称“明律令”,即通晓法律。汉朝选举科目。时诏令察举人才,所设科目有明习法令一项,即为明法之始。明法者多任以与司法、监察有关的职务,如御史、御史中丞。唐、宋取士之科皆有明法。唐试律七条、令三条,全通为甲等,从九品上;通八为乙第,从九品下。② 官名。北齐置
新科明法
选举制度。宋朝贡举科目名。神宗熙宁四年(1071)后,改明法科置,只许以前明经和诸科举人不能改试进士科者应试,考律令、《刑统》大义、断案。徽宗时罢。南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复设,绍兴十六年(1146)又罢。科举常科科目之一。宋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罢诸科, 独设进士科。对
明法稽验
刑法术语。颁布法令并考核、检查执行情况。《尉缭子原官》:“明法稽验,主上之操也。”
明法
①或称明律令,即通晓法律。见“明法科”。②官名。北齐置,属大理寺,员十人。隋代沿置,大理寺属员二十人;左右领军府属员四人,隶于法司,掌律令轻重。
新科明法
贡举科目之一。北宋熙宁四年(1071)后,由明法科改,只准熙宁五年前明经和诸科举人不能改试进士科者应试,考试律令、《刑统》大义、断案。崇宁初罢,建炎二年(1128)复立,绍兴十六年(1146)又罢。
无明法业
无明法业的词语属性 拼音w mng f y拼音字母wu ming fa ye拼音首字母wmfy 无明法业的百科含义 霹雳布袋戏虚拟人物。天阎魔城大将,骁勇善战,一身蛮力,有着刀枪不入之躯,脾气横冲直撞,相当难缠。在三方势力围攻魔城一役,独战靖沧浪,后更闯入死国,以月声要挟无界尊皇加入
陶明法
陶明法的词语属性 拼音to mng f拼音字母tao ming fa拼音首字母tmf 陶明法的百科含义 陶明法,1963年3月出生,河北晋州市人,中共党员,1987年8月参加工作,大学学历,硕士研究生,原任石家庄市桥西区区委书记。2012年10月20日,网传涉嫌策划砍伤中山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张暑末,
王明法
王明法的词语属性 拼音wng mng f拼音字母wang ming fa拼音首字母wmf 王明法的百科含义 王明法,男,1970年5月生,汉族,大学本科,现任金山区金山卫镇人民政府副镇长。王明法,男,1953年出生,毕业于浙江大学公共卫生系,是主任医师,现任杭州市卫生局副局长,兼任浙江省中西
涂明法
涂明法的词语属性 拼音t mng f拼音字母tu ming fa拼音首字母tmf 涂明法的百科含义 经查,2016年5月,涂明法在公共场所采用拳打等方式,阻碍民警执法,被公安机关行政处罚。 涂明法身为党员干部,理应带头遵纪守法,却违反党的纪律,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有关规定
流明法
流明法的词语属性 拼音li mng f拼音字母liu ming fa拼音首字母lmf 流明法的百科含义 流明法又称利用系数法,是一种旨在预先确定灯或灯具的功率、数量和类型与室内工作面平均照明水平之间关系的照明计算方法。
正身明法
正身明法的词语属性 拼音zhng shn mng f拼音字母zheng shen ming fa拼音首字母zsmf 正身明法的词语解释正身明法[ zhng shn mng f ] 端正自身,严明法纪。 正身明法的详细含义 【解释】:端正自身,严明法纪。【出自】:《晋书元帝纪》:“二千石令长当袛奉旧宪,正身明法,抑
明法审令
明法审令的词语属性 拼音mng f shn lng拼音字母ming fa shen ling拼音首字母mfsl 明法审令的词语解释明法审令[ mng f shn lng ] 审:谨慎。申明法令,使人人遵守,谨慎发布命令,避免出现差错。 明法审令的百科含义 míng f shn lìng注音míng f shn l&ig
明法
明法的词语属性 拼音mng f拼音字母ming fa拼音首字母mf 明法的词语解释明法[ mng f ] 1.使法令严明。《管子幼官》:“明法审数,立常备能则治。”《韩非子南面》:“人主不能明法而以制大臣之威,无道得小人之信矣。” 2.明确的法令。《史记秦始皇本纪》:“普施明法,经纬天
《正身明法》来历意思解释
端正自身,严明法纪。《晋书.元帝纪》:“二千石令长当祗奉旧宪,正身明法,抑齐豪强,存恤孤独,隐实户口,劝课农桑。”并列 端正自身,严明法纪。《晋书元帝纪》:“二千石令长当祗奉旧宪,~,抑齐豪强,存恤孤独,隐实户口,劝课农桑。”△褒义。多用于自律、执法方面。
《明法审令》来历意思解释
并列 审,谨慎。公开地申明法度(使人们便于遵守),慎重地发布命令(以避免产生不良后果)。《尉缭子战威》:“~,不卜筮而事吉;贵功养劳,不祷祠而得福。”△褒义。用于政治生活方面。
《正身明法》来历意思解释
端正自身,严明法纪。《晋书.元帝纪》:“二千石令长当祗奉旧宪,正身明法,抑齐豪强,存恤孤独,隐实户口,劝课农桑。”并列 端正自身,严明法纪。《晋书元帝纪》:“二千石令长当祗奉旧宪,~,抑齐豪强,存恤孤独,隐实户口,劝课农桑。”△褒义。多用于自律、执法方面。
《明法审令》来历意思解释
并列 审,谨慎。公开地申明法度(使人们便于遵守),慎重地发布命令(以避免产生不良后果)。《尉缭子战威》:“~,不卜筮而事吉;贵功养劳,不祷祠而得福。”△褒义。用于政治生活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