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耿昌言
【介绍】: 唐人。工画山水。
陈昌言
固安伯子,与弟嘉言、善言、名言,皆官锦衣。
李昌言
【介绍】: 唐人。文宗大和六年,自左金吾卫将军充夏绥银宥节度使、检校右散骑常侍。开成初,入为右羽林统军。四年,授鄜坊节度使。
李昌言
【介绍】: 唐人。文宗大和六年,自左金吾卫将军充夏绥银宥节度使、检校右散骑常侍。开成初,入为右羽林统军。四年,授鄜坊节度使。
赵昌言
【生卒】:945或955—1009【介绍】: 宋汾州孝义人,字仲谟,一作幼谟。太宗太平兴国三年进士。历知青州、知制诰,预修《文苑英华》。累官左谏议大夫、枢密副使,坐事贬崇信军节度行军司马,复拜右谏议大夫。出知天雄军,以治河功拜给事中、参知政事。王小波、李顺起事,独数
施昌言
【介绍】: 宋通州静海人,字正臣。第进士。授将作监丞,通判滁州。知太平州,上政论三十篇。入为殿中侍御史、开封府判官。后历任地方州官,卒于京师。虽能任繁剧,然治家则凌乱无纪。
杨昌言
【生卒】:1645—?【介绍】: 清江南武进人,字大声。杨瑀子。不应科举,以教读为生。有《梧冈集》。
刘昌言
【生卒】:942——999 字禹谟,泉州南安(今属福建)人。闽将陈洪进辟为功曹参军。太平兴国三年(978),归宋,授徐州推官。八年(983)举进士得第,迁保信、武信二镇判官。历左司谏、广南安抚使、起居郎、右谏议大夫、同知枢密院事等。自幼勤学,文词靡丽,为太宗宠幸,非次擢用,
赵昌言
【生卒】:945——1009 字仲谟,汾州孝义(今属山西)人。太平兴国进士,通判鄂州。入为职方员外郎,知制诰,预修《文苑英华》。雍熙末,河朔用兵,昌言多条上边事,为枢密副使。旋坐贬崇信军节度行军司马。出知天雄军,召拜给事中、参知政事。王小波、李顺起义,多议抚慰,昌言
施昌言
字正臣,通州静海(今江苏南通)人。举进士。为尚书屯田员外郎,知太平州,上《政论》三十篇。历殿中侍御史、开封府判官,天章阁侍制、河北都转运使、江淮发运使、加龙图阁学士、知滑州。以老求罢,改知越州。至京师而卒。【介绍】: 宋通州静海人,字正臣。第进士。授将作监丞
司马昌言
【介绍】: 宋人。强力尚气概。为官无所顾避,所至以威断立名。屡经摈斥,未曾少有抑损。
刘昌言
【生卒】:942—999【介绍】: 宋泉州南安人,字禹谟。陈洪进辟为功曹参军,掌笺奏。太宗太平兴国八年复举进士登第。淳化初赵普留守西京,表为通判,委以府政。累迁右谏议大夫、同知枢密院事。以与凶人赵赞素善,出知襄州,徙荆南府。真宗咸平中拜工部侍郎,卒。
宋昌言
字仲谟,箓族子。以荫为泽州司理参军,迁河阴发运判官,擢都水监丞。北宋熙宁初,黄河冲决枣强而北,乃建议治河,以除恩、冀、深、瀛水患,诏从所奏,不到两个月,堵塞决口,司马光奏其独有功,迁开封府推官、同判都水监。历濮、冀二州,少府监,卒。【介绍】: 宋赵州平棘人
《昌言无忌》来历意思解释
昌言:原指善言、正确的话,引申为直言或公然声言。公然声言,无所忌讳。清.汪琬《答李举人论以史证经书》:“昌言无忌,希赐裁答。”《民国通俗演义》第四十五回:“组织筹安会……主张变更国体,昌言无忌。”也作【出言无忌】。《古今小说.闹阴司司马貌断狱》:“司马貌虽
《禹拜昌言》来历意思解释
禹:夏禹,传说中的远古帝王。昌言:美言,善言。夏禹听到善言,就给人下拜。表示乐于吸取别人的优点。语本《书.皋陶谟》:“帝曰:‘来,禹!汝亦昌言。’禹拜曰:‘都!……’。”
《昌言无忌》来历意思解释
昌言:原指善言、正确的话,引申为直言或公然声言。公然声言,无所忌讳。清.汪琬《答李举人论以史证经书》:“昌言无忌,希赐裁答。”《民国通俗演义》第四十五回:“组织筹安会……主张变更国体,昌言无忌。”也作【出言无忌】。《古今小说.闹阴司司马貌断狱》:“司马貌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