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首页
故事
典故
人物
知识
事件
词语
官职
吉日
假日
节日
节气
方田
方田均税法
北宋清丈田地,重定税额的措施。又称千步方田法,或简称方田法。仁宗时曾一度在部分地区推广实施。旋废罢。嘉祐四年(公元1059年)颁《三司方田均税条》,而未见施行。神宗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重修方田法,颁《方田均税条约并式》,作为一项新政实施。其法规定:以东西南北各
郭谘方田均税
宋仁宗时清查隐田,整顿赋税的尝试。仁宗即位后,隐田逃税日渐严重,财政窘迫。景祐(公元1034年—1038年)初,大理寺丞郭谘与秘书丞孙琳在洺州肥乡县(今河北肥乡)以千步方田法清丈民田,除无地有租四百家,改正无租有地百家,收欠赋八十万。康定(公元1040年—1041年)年间,又奉
方田
①见“方田均税法”。❷北宋为加强对辽朝骑兵突袭的防御,边界田地分成方块,围以深沟,状若连锁,以限制敌骑行动,时称方田。③古代算学术语。(1)九数之一,后发展为《九章算术》之第一章,以御田畴界域。包括方田、圭田、邪田、箕田等各种多边形与圆、弧田(弓形)、宛
方田均税法
北宋丈量田地,重定税额的一种措施。仁宗时,郭咨和孙琳用千步方田法清查洺州肥乡县(今属河北)等处民田。庆历三年(1043),推广其法,先在亳州(今属安徽)、寿州(治今安徽凤台)、汝州(今属河南)、蔡州(治今河南汝南)实施,不久废罢。神宗时,颁行《方田均税条约并式》,在北方大
千步方田法
见“方田均税法”。
面如方田
面如方田的词语属性 拼音min r fng tin拼音字母mian ru fang tian拼音首字母mrft 面如方田的词语解释面如方田[ min r fng tin ] 脸方得象“田”字,指富贵相。 面如方田的百科含义 【名称】面如方田【拼音】miàn rú fng tián【解释】面:脸。脸方得象“
王方田
王方田的词语属性 拼音wng fng tin拼音字母wang fang tian拼音首字母wft 王方田的百科含义 王方田,字子坤,河南扶沟人,进士出身,光绪22年(1896)由归顺知州晋升泗城知府。当时陆荣廷,小名陆亚宋,活动于中越边界,专与法军为敌,队伍逐日壮大。清廷慑于洋人威逼,立命广
方田
方田的词语属性 拼音fng tin拼音字母fang tian拼音首字母ft 方田的词语解释方田[ fng tin ] 1.古九章算术之一。即以边线长短求田地面积的方法。《周礼地官保氏》“六曰九数”汉 郑玄 注:“九数,方田、粟米、差分、少广、商功、均输、方程、赢不足、旁要。”《隋书律历志上》
方田乡
方田乡的词语属性 拼音fng tin xing拼音字母fang tian xiang拼音首字母ftx 方田乡的百科含义 方田乡位于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西南,距城关22公里。改革开放以来,该乡"两个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绩,交通、电力、通讯设施明显改善,粮食生产稳步增长,烤烟生产方兴未艾,乡村企业
《面如方田》来历意思解释
主谓 形容脸形方正,像个“田”字形。旧时迷信,认为是富贵相。《南齐书李安人传》:“帝大惊,目安人曰:‘卿~,封侯状也。’”△褒义。用于描绘人物外貌方面。 →方面大耳 面如满月 ↔尖嘴猴腮 獐头鼠目
《面如方田》来历意思解释
主谓 形容脸形方正,像个“田”字形。旧时迷信,认为是富贵相。《南齐书李安人传》:“帝大惊,目安人曰:‘卿~,封侯状也。’”△褒义。用于描绘人物外貌方面。 →方面大耳 面如满月 ↔尖嘴猴腮 獐头鼠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