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养蒙先生文集
即“养蒙集”。
养一斋文集
书名。清李兆洛撰。二十卷。李氏著述除刊为专书外,均编入是书内,分为颂、疏、序、跋、记、碑铭、行状、传、论说、书牍、杂著等类。
落帆楼文集
书名。清沈垚撰。二十四卷,补遗一卷。集中有论议、序跋、墓表、书翰等。因其精于地学,故地理论著几占大半,主要有《六镇释》、《漳北滱南诸水考》、《西游记金山以东释》、《水经注地名释》(残稿)等。有吴兴嘉业堂刊本,今存。又张穆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刊其有关地理论著四
诚意伯文集
书名。明刘基(封诚意伯)撰。二十卷。凡御书、诰诏等一卷,《郁离子》三卷,文四卷,赋、骚一卷,古乐府一卷,诗八卷,《春秋明经》二卷。明隆庆间括苍刊本较为完备。今有影印本。
东维子文集
书名。元杨维桢撰。三十卷,附录一卷。维桢号东维子,此书为其初刊诗文集,凡文二十八卷,诗二卷,又以杂文六篇充之。通行有《四部丛刊》影印清沈氏鸣野山房抄本,有校勘记。
桴亭先生文集
书名。明末清初陆世仪(晚号桴亭)著。六卷(凡讲义、书信各一卷,序、杂著各二卷)。末附《补遗》一卷。书中认为:“太极不过是一无形之理而已。这便是生天生地的根因”(卷一《太极图说讲义》)。并强调“居敬穷理”,谓“居敬而不穷理,则敬为落空;穷理而不居敬,则理为枝蔓”(卷
闲闲老人滏水文集
书名。金赵秉文撰。二十卷。秉文号闲闲老人。集中一些诗赋、策诰和碑铭,曾为《金史》编者参考引用。通行《四部丛刊》本。另有《九金人集》本,增“补遗”一卷。
樊川文集
书名。唐杜牧撰。牧籍里樊川,因以名集。裴延翰辑并序,共存诗文四百五十篇,二十卷。宋以后增外集一卷,别集一卷,又辑诗一百七十八篇。《四部丛刊》据明嘉靖仿宋刻本影印。197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校点本。
石田先生文集
即“石田集”。
三鱼堂文集
书名。清陆陇其著,门人侯铨编。十二卷。凡杂著四卷,书一卷,尺牍二卷,序二卷,记一卷,墓表、墓志铭、圹记、传共一卷,祝文、祭文共一卷。又外集六卷,收奏疏、议、条陈、表、策、申请、公移及诗。附录一卷,收《崇祀名宦录》、《行状》等。推崇程朱理学,谓:“学孔孟而不
王文公文集
书名。北宋王安石撰。凡一百卷。参见“临川先生文集”。
云峰胡先生文集
书名。一作《云峰集》。元胡炳文撰。十卷。炳文诗文原本二十卷,后毁于兵。此集为其七世孙用光、八世孙浚掇拾散佚所编。凡杂文七卷,诗一卷,附录本传、行状及赠答题咏诗文二卷。有明正德二年(1507)何歆、罗缙刻本,清道光十一年(1831)胡积成刻本。
云阳李先生文集
书名。一作《云阳集》。元李祁撰。十卷,附录一卷。祁字一初,号希蘧,茶陵(今属湖南)人。元统进士,累官江浙儒学副提举,元末隐居永新山。明初征召不起,自称不二心老人。祁死后,俞子茂曾刻其遗集十卷,未见传本。此集乃弘治间五世从孙东阳重刻,凡诗二卷,文八卷,多记顺帝
安默庵先生文集
即“默庵集”。
张文忠公文集
书名。元张养浩撰。二十八卷。自序为四十卷,题《归田类稿》,孛术鲁翀序作三十八卷。均未见传本。传世有元元统刊本。养浩为元代名臣,集中所收《谏灯山疏》、《时政书》所论皆当时要务,《驿卒佟锁住传》、《哀流民操》反映当时社会状况,陈安、陈天祥、元明善等神道碑亦可补
经济文集
书名。元李士瞻撰。六卷。士瞻曾孙绅编。集中往来书札七十余通,可考见当时政事。有明正统九年(1444)刊本。收入《湖北先正遗书》。
松乡先生文集
即“松乡文集”。
松雪斋文集
书名。元赵孟頫撰。十卷,外集一卷。孟頫号松雪翁,居室名松雪斋,因以名集。子赵雍编集,顺帝至元五年(1339)刊于花溪沈氏家塾。有《四部丛刊》本。
欧阳文忠公文集
书名。北宋欧阳修(号六一居士,谥文忠)作。一百五十三卷,附录五卷。凡《居士集》、《外集》、《易童子问》、《外制集》、《内制集》、《表奏书启四六集》、《奏议集》等一百十四卷,《归田录》、《诗话》、《长短句》等十九卷,《集古录跋尾》十卷,书简十卷。前附年谱,后附
饮冰室文集
书名。近人梁启超撰,梁廷灿编。八十卷。辑梁氏所撰文稿,分为五集:第一集录戊戌以前之作;第二集录流亡日本时之作;第三集录归国后至欧战前之作;第四集录欧战和议迄1924年冬之作;第五集曰附集,录题跋、诗、词、曲、小说、诗话等。可窥见作者思想发展和中国政局变化轨迹。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