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首页
故事
典故
人物
知识
事件
词语
官职
吉日
假日
节日
节气
文学
文学博士
官名。明朝建文 (1399—1402) 时改原翰林侍读学士、侍讲学士而置。成祖即位,复称侍读、侍讲学士。
文学守助掾
官名。汉朝郡国职掌文化教育之属吏。据《后汉书 百官志》,东汉河南尹所属员吏九百二十七人,其中文学守助掾达六十人。官名,汉置,为郡国属吏,掌管文化教育。《后汉书百官五》:“诸曹各有书佐,干主文书。”注:“《汉官》曰:河南尹员吏九百二十七人……文学守助掾六十人
文学掌故
官名。西汉置掌故,属太常,秩百石。又有文学掌故、太史掌故、治礼掌故等。掌礼乐制度等典章故事,备谘询。武帝时,丞相公孙弘请置博士弟子,一岁皆试,能通一艺以上,补文学掌故,又择文学掌故补郡属曹史。后遂为定制,岁课甲、乙、丙三科。其丙科即补文学掌故。官名,西汉置
文学掾
官名。汉朝州郡职司教育的学官。亦称郡文学掾,省称文学。东汉末,王国、丞相府亦置。西晋郡国皆置。十六国前赵石勒立太学亦置。官名,汉朝郡国设此官,也称郡文学掾,简称文学,如有主事,则称文学主事掾。主管学校和礼义教育,掌教授诸生。若专教授一经,则以经为掾名,皆以
文学主事掾史
官名。汉朝郡国职掌教育之官。《巴郡太守张纳碑》有文学主事掾史、文学掾史。官名,东汉巴郡太守张纳置文学主事掾、文学主事史,掾为正,史为副,掌郡中文学事。参看“文学主事掾”,“文学主事史”条。
文学从事
官名。南朝梁置。州府属官。品级依州等级而定,自流外七班至三班不等。官名,三国曹魏置,冀州刺史部有此官,掌州的文化教育,以明经者担任。其后南朝州府也有置此官者。
文学
官名。汉朝州郡及王国均置,或称文学掾、文学史。以明经者为之,职掌地方教育。三国魏置太子文学,诸王亦置,常为皇帝监督诸王的耳目;侯国亦置。晋朝诸王、诸王世子亦置。南朝宋王国置,品第六。南齐同。梁皇弟皇子府置,五班。陈制同,品第七。北魏王国置,多以博学俊才担任
大鸿胪文学
官名,大鸿胪属官。《汉书平当传》:“当少为大行治礼丞,功次补大鸿胪文学。”《后汉书百官二大鸿胪》:“及郡国上计,匡四方来,亦属焉。”注:“《汉官》曰:员吏五十五人,其六人四科,二人二百石,文学六人,百石。”参看“大鸿胪”条。官名。为大鸿胪所属的百石吏,《汉
州文学
官名。唐代都督府、州、西都、东都等都置文学一人,掌以五经授诸生。其品位自正八品下至从八品下不等。见《新唐书百官四下》。学官名。唐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十二月敕诸州经学博士改为文学,品秩同参军,位在参军上。其时州学衰颓,博士多以寒士为之,故有是诏。然文学亦无
露门学文学博士
学官名。北周武帝天和二年(567)置露门学, 以萧㧑、 唐瑾、 元伟、王褒任之,教授学子,四人皆为公卿中的文学之士,任官中大夫,可知其职之重。皇太子亦曾在此受教。参见“露门学”。官名。北周置,掌教授贵族子弟。《周书武帝纪》:“天和二年(公元567年)秋七月甲辰,
侯文学
侯的家臣之一。三国魏置,为侯的文学侍从,如高曾为平原文学、高堂隆为历城文学。见洪饴孙《三国职官表》。
郡国文学
官名。汉于郡与王国置*文学,总称郡国文学。
郡文学
学官名。汉代于州郡及王国置文学,掌学校教育。主吏有文学主事掾、史,文学掾、史等。
文学
①汉代察举科目之一,多与贤良连称为贤良文学。②官名。汉置,为州、郡及王国属官,选用明经者充任,掌地方教育。亦作文学掾。三国魏以后,为太子及诸王、侯均置,掌辅导王侯读书作文。晋、南北朝、隋、唐沿置。唐德宗时又改诸州经学博士为文学,掌以五经教授诸生,从八品上,
地文学
书名。近人张相文编著。1908年上海文明书局初版。分五编,即星界、陆界、水界、气界、生物界。全书十余万字,附地图九十余幅。是中国学者自著最早的普通自然地理书籍之一。
太子文学
官名。三国魏置,为东宫属官。北周武帝建德三年(574)亦置,员十人。唐龙朔二年(662)置,员四人,隶桂坊。咸亨元年(670)废桂坊后,隶太子左春坊。开元中定员为三人,分知经籍,侍奉文章,正六品下。宋存其名而罕除授。辽承唐制,隶太子左春坊司经局。元至正二年(1349)太子宫傅
文学掾
吏名。东汉末曹操为丞相,其府置文学掾,主文书校理。
文学博士
官名。明建文时改翰林侍读学士、侍讲学士置,职掌同。永乐初,复旧称。
文学掌故
官名。西汉置,掌文学及礼乐制度等典章故事,以备咨询。隶太常。博士弟子经考试选补。
文学祭酒
官名。东汉末置,郡府属官,掌教授生徒,不常设。三国魏沿置。东晋大将军府曾置。南朝省置无常。
«
1
2
3
4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