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掌散乐中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 仿《周礼》旄人置,北周沿置。初为春官府大司乐中大夫属官,北周武帝保定四年(564),改大司乐为乐部,遂为乐部中大夫属官。掌祭祀、宴饮时的散乐及杂伎百戏,下设掌散乐下士以佐其职。正二命。隋文帝开皇元年(581) 罢。
掌散乐下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 置,北周沿置。初为春官府大司乐中大夫属官,北周武帝保定四年(564),改大司乐为乐部,遂为乐部中大夫属官。正一命。隋文帝开皇元年(581) 罢,职掌参见“掌散乐中士”。
掌散乐中士、下士
官名。《周礼》春官之属有旄人下士四人,掌教舞散乐及夷乐。北周仿《周礼》之制置掌散乐中士,正二命;掌散乐下士,正一命。属春官府乐部中大夫。
仗内散乐
杂任职名。唐太乐署置一千人,由乐户充任,掌乐舞承应之事。
散乐
杂任职名。唐太乐署置三百八十二人,由乐户充任,掌乐舞承应之事。
散乐
即百戏。南北朝时乐舞杂技之统称。始于秦汉,称百戏,汉代亦称角抵戏。南北朝后又称散乐。北齐武平中,有鱼龙烂漫、俳优朱儒、山车、巨象、拔井、种瓜、杀马、剥驴等百余种项目。《资治通鉴》胡三省注引《五代志》:“时郑译有宠于(北)周主,征齐散乐,并会京师为之,盖秦角抵
散乐图
散乐图的词语属性 拼音sn l t拼音字母san le tu拼音首字母slt 散乐图的百科含义 《散乐图》是辽代佚名创作壁画,出土于河北省宣化下八里张世卿辽墓东壁。舞蹈与吹奏者戴幞(fú)头,着长袍,高腰黑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