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首页
故事
典故
人物
知识
事件
词语
官职
吉日
假日
节日
节气
敏求
宋敏求
北宋赵州平棘(今河北赵县)人,字次道。宋绶之子。宝元二年(1039),召试学士院,赐进士第。为馆阁校勘,因参加苏舜钦进奏院集会,出签书集庆军判官。为编修官,预修《新唐书》。历同知太常礼院、通判西京,为群牧、度支判官。出知毫州。治平中累擢知制诰、判太常寺。坐前后议异
严敏求
严敏求的词语属性 拼音yn mn qi拼音字母yan min qiu拼音首字母ymq 严敏求的百科含义 严敏求,1941年出生于中国上海,中国内地女演员,中央戏剧学院毕业 。代表作品有《十月围城》、《铁齿铜牙纪晓岚2、4》、《铁将军阿贵》、《倚天屠龙记》、《金婚》、《满堂爹娘》、《好山好
杜敏求
杜敏求的词语属性 拼音d mn qi拼音字母du min qiu拼音首字母dmq 杜敏求的百科含义 杜敏求(约1039~1101),字趣翁,一字拙翁(《范太史集》卷五五《手记》),眉州青神(今属四川眉山市青神县)人,杜甫之后,为官清廉正直。
读书敏求记
读书敏求记的词语属性 拼音d sh mn qi j拼音字母du shu min qiu ji拼音首字母dsmqj 读书敏求记的百科含义 《读书敏求记》是清代钱曾撰写的一部善本书目。为后世研究古籍版本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宋敏求
宋敏求的词语属性 拼音sng mn qi拼音字母song min qiu拼音首字母smq 宋敏求的百科含义 宋敏求(1019年—1079年5月9日),字次道,赵州平棘(今河北省赵县)人。北宋大臣。燕国公宋绶之子,北宋宝元二年(1039年)赐进士,宋仁宗朝历任馆阁校勘、集贤校理、知太平、毫州,累迁
好古敏求
好古敏求的词语属性 拼音ho g mn qi拼音字母hao gu min qiu拼音首字母hgmq 好古敏求的词语解释好古敏求[ ho g mn qi ] 喜好古学而勉力追求。 好古敏求的词语出处 《论语述而》
宋敏求
【生卒】:1019——1079 字次道,箓子。赐进士第,为馆阁校勘,改编修官,预修《新唐书》。历任同知太常礼院、群牧度支判官等。治平中,擢知制诰、判太常寺。后加龙图阁直学士,修《两朝正史》,又补唐武宗以下《六世实录》百四十八卷。卒,赠礼部侍郎。【生卒】:1019—1079
杜敏求
【生卒】:1039—1101【介绍】: 宋眉州青神人,字趣翁,一字拙翁。七岁能诗,有“农夫苦相问,燮理是何人”之句。仁宗嘉祐六年进士。授简州司理参军。历知什邡县,除成都府教授、太学博士,官终潼州府路提点刑狱。有文集。
宋敏求
【生卒】:1019—1079【介绍】: 宋赵州平棘人,字次道。宋绶子。仁宗宝元二年赐进士及第。为馆阁校勘,出签书集庆军判官。任编修官,预修《新唐书》。英宗治平中,以工部郎中修起居注,并编修《仁宗实录》,判太常寺。神宗时,历史馆修撰、集贤院学士、龙图阁直学士,修《两
宋敏求
【生卒】:1019—1079【介绍】: 宋赵州平棘人,字次道。宋绶子。仁宗宝元二年赐进士及第。为馆阁校勘,出签书集庆军判官。任编修官,预修《新唐书》。英宗治平中,以工部郎中修起居注,并编修《仁宗实录》,判太常寺。神宗时,历史馆修撰、集贤院学士、龙图阁直学士,修《两
宋敏求
【生卒】:1019——1079 字次道,箓子。赐进士第,为馆阁校勘,改编修官,预修《新唐书》。历任同知太常礼院、群牧度支判官等。治平中,擢知制诰、判太常寺。后加龙图阁直学士,修《两朝正史》,又补唐武宗以下《六世实录》百四十八卷。卒,赠礼部侍郎。【生卒】:1019—1079
唐敏求
【介绍】: 宋太平当涂人,字好古。徽宗宣和六年进士。调德化主簿。率众抵御起事者,度力不支,谕以祸福,被杀。
唐敏求
字好古,太平州当涂(今属安徽)人。宣和六年(1124),登进士第,调德化县主簿。乱起,敏求挺身率众抵御,料力不能敌,告以祸福逆顺,被害,加赠升朝官。【介绍】: 宋太平当涂人,字好古。徽宗宣和六年进士。调德化主簿。率众抵御起事者,度力不支,谕以祸福,被杀。
《敏求》来历意思解释
《论语.述而》:“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后以“敏求”谓勉力以求。明 王守仁《传习录》卷中:“好古敏求者,好古人之学而敏求此心之理耳。”
《好古敏求》来历意思解释
敏求:勉力以求。爱好古代文化,努力学习追求。语本《论语.述而》:“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清.章学诚《文史通义.辨似》:“予欲无言,非绝教也。好古敏求,非务博也。”
《好古敏求》来历意思解释
敏求:勉力以求。爱好古代文化,努力学习追求。语本《论语.述而》:“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清.章学诚《文史通义.辨似》:“予欲无言,非绝教也。好古敏求,非务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