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放榜
科举考试后,公布录取名单称为放榜。《唐摭言》三《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引杜牧诗: “东都放榜未花开, 三十三人走马回。”又《南部新书》说:“唐大中以来,礼部放榜岁取二、三人姓氏稀僻者,谓之色目。”
放榜
科举考试用语。即科举考试后张榜公布中试名单。唐代考试结果揭晓后,即按录取等第排列张榜公布。贡举省试归礼部主持后,在礼部南院专门筑起一堵高墙,以供放榜之用。放榜的时间在凌晨,于曙色朦胧中张贴,故落第进士陈标诗云:“春官南院院墙东,地色初分月色红。”宋、元、明
放榜诗
放榜诗的词语属性 拼音fng bng sh拼音字母fang bang shi拼音首字母fbs 放榜诗的百科含义 诗词原文乞儿还有大通年,三十三人碗杖全。薛庶准前骑瘦马,范酂依旧盖番毡。诗词出处全唐诗:卷872-6
放榜
放榜的词语属性 拼音fng bng拼音字母fang bang拼音首字母fb 放榜的词语解释放榜[ fng bng ] 亦作“放牓”。考试后公布被录取者名单。唐 李淖《秦中岁时记》:“太和 八年放牓,有无名子作诗曰:‘乞儿还有大适年,二十三人椀杖全。’”唐 杜牧《及第后寄长安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