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首页
故事
典故
人物
知识
事件
词语
官职
吉日
假日
节日
节气
支那
支那亡国二百四十二周年纪念会
亦称支那亡国纪念会。清光绪二十八年三月(1902.4)章炳麟、秦力山等在东京发起。拟借南明永历帝覆亡(1661)二百四十二周年纪念日(4.26)举行集会,宣传反清革命。后因清驻日公使蔡钧请求日本政府禁阻,遂改在横滨补行纪念式。孙中山主持,章太炎宣读纪念辞。
支那保全分割合论
篇名。孙中山撰。刊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江苏》杂志第六期。为驳斥帝国主义鼓吹“保全”清政府、“分割”中国领土而作。指出清政府为君主一人之产业,政治腐败,日趋消亡,无可保全。中国统一已数千年,无分割之势,外人胆敢瓜分,中国人民必将“同仇敌忾”,“以死抗之”
最近支那革命运动
书名。日本田野橘次撰。上海新智社编辑局补译。一册,十章。作者与兴中会、保皇会人友善,并参加其中一些活动,纂此编以鼓吹革命。记述洪秀全、谭嗣同、唐才常、孙中山及会党、赴日留学生事迹甚详。认为中国前途在革命。亦叙及康有为、梁启超等,对其保皇活动加以批评。首冠唐
支那革命丛报
杂志名。清光绪三十四年六月(1908.7)在日本东京创刊。月刊。联系人李修文。“以绍介支那革命事情,供世界人士研究为宗旨”。声言中立,实则颂赞资产阶级革命,批判“调和种族,销弭革命”之君主立宪说。集中揭载河口起义革命文献。已知出版三期。
支那小报
报纸名。清光绪二十八年六月(1902.7)在上海创刊。日商经营。设译林、奇新、语林、谐林、花林、文林等栏目,多为游戏性文字。
支那暗杀团
亦称东方暗杀团。同盟会的暗杀组织。清宣统二年三月(1910.4)成立于香港,隶同盟会香港分会。刘思复、朱述堂、谢英伯、李熙斌、高剑父、林冠慈等二十余人先后加入;分执行员和辅助员,亟谋暗杀清朝文武要员,以推进革命。两次筹划入京刺杀摄政王载沣,未果。三年闰六月十九日(1
二十世纪之支那
杂志名。清光绪三十一年五月一日(1905.6.3)在日本东京创刊。月刊。留日学生宋教仁、程家柽、田桐、黄兴、陈天华等编辑。分论说、学说、政法、历史、军事、理科、实业等栏。以“提倡国民精神,输入文明学说”为宗旨,宣传爱国主义,鼓吹革命独立和建立世界第一强国,提出“二十
支那派遣军
支那派遣军的词语属性 拼音zh n pi qin jn拼音字母zhi na pai qian jun拼音首字母znpqj 支那派遣军的百科含义 中国派遣军( 通称号:荣)为日本陆军中五大战略集团之一。指1939年日军大本营发布大陆令362号,组建的抗日战争时期派遣到中国关内的侵略军。按照战区又划分为华北
支那
支那的词语属性 拼音zh n拼音字母zhi na拼音首字母zn 支那的词语解释支那[ zh n ] 古代印度、希腊和罗马以及近代日本都曾称中国为支那。 支那的详细含义 古代印度、希腊和罗马等地人称中国为Cna,Thin,Sinae等,或以为皆是秦国的“秦”之对音。佛教经籍中作支那。也写作至那
支那乡
支那乡的词语属性 拼音zh n xing拼音字母zhi na xiang拼音首字母znx 支那乡的百科含义 支那乡位于盈江县东北部,槟榔江上游,是盈江县离县城最远的一个乡,距县城94公里。位于东经97°07′47″—98°11′28″,北纬25°06′3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