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故事汇集网站

播州军民宣抚司
土司名。元置。属湖广行省。唐大中末为南诏占领,咸通初为安南都护李鄠收复。乾符初,杨端始有其地,自此世代相传。元至元十二年(1275)故播州安抚司杨邦宪降,许其世代封爵。二十八年改隶四川行省,以邦宪之子杨赛因不花(杨汉英)为绍庆珍州南平等处沿边宣慰使,行播州军民宣抚
播州宣慰司
土司名。元为宣抚司,明洪武五年(1372)置宣慰司。治所在今贵州遵义市,隶四川布政司,一度改隶贵州都指挥使司,领三安抚司、六长官司。万历中,蜀兵积弱,征讨则调土兵。宣慰使杨应龙骄甚,不听用。总督李化龙分兵八路攻入其境。万历二十九年(1601)分其地为二,属蜀者置遵义府
播州之役
明万历三大征之一。万历十八年(1590)播州宣慰使杨应龙起兵反明。明廷主剿主抚不一。二十年,逮杨应龙于重庆对簿,许以征倭自效得释,从此抗命为乱,四出攻掠州县。二十七年,陷綦江(今属重庆),明廷大震。次年二月,总督李化龙遣总兵刘綎等,兵分八路,每路三万人,大举进攻播
播州长官司
土司名。明洪武五年(1372)改元播州总管置,何婴为长官,属播州宣慰使司(治今贵州遵义市),隶四川行省。十五年改属贵州都指挥使司。二十七年改属四川布政使司。万历二十九年(1601)改置遵义县,附郭遵义军民府,在今贵州遵义市。先祖何中立,字大本,唐末入播,终于宋世。及元,
播州
唐贞观初置郎州。旋废。贞观十三年(639)复置改名。治恭水(旋改名遵义,今遵义市)。辖境相当今贵州遵义市、县和桐梓等县地。唐末废。北宋大观中复置,治播川(今桐梓县西南),辖有今桐梓、绥阳县地。属夔州路。宣和三年(1121)废。
播州杨氏
播州杨氏的词语属性 拼音b zhu yng sh拼音字母bo zhou yang shi拼音首字母bzys 播州杨氏的百科含义 播州杨氏,是中国西南历史上的一个土司政权。自唐朝唐僖宗乾符三年(876年),杨端割据播州,形成世袭土司政权,直到明朝明神宗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杨氏被明朝政府所灭。
播州土司
播州土司的词语属性 拼音b zhu t s拼音字母bo zhou tu si拼音首字母bzts 播州土司的百科含义 宋嘉熙年间置播州安抚司,治今遵义市。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改为宣抚司,明洪武六年(1373年)升为宣慰司。
播州之役
播州之役的词语属性 拼音b zhu zh y拼音字母bo zhou zhi yi拼音首字母bzzy 播州之役的百科含义 播州之役是明朝万历年间打败播州土司杨应龙叛乱的一场战争,是明神宗万历三大征之一 。万历十八年(1590)始,杨应龙与明政府的关系逐渐恶化,万历二十四年(1596),杨应龙公开反
播州之战
播州之战的词语属性 拼音b zhu zh zhn拼音字母bo zhou zhi zhan拼音首字母bzzz 播州之战的百科含义 播州之战,即平播之战,明神宗万历帝朱翊钧期间发生,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总督李化龙率军平定播州宣慰使杨应龙叛乱的山地丛林战。为万历三大征之一。
赠薛播州
赠薛播州的词语属性 拼音zng xu b zhu拼音字母zeng xue bo zhou拼音首字母zxbz 赠薛播州的百科含义 思念友人薛道衡的述怀之作,具真挚悲凉的情思和深雄雅健的气质,直诉别离悲情,不加藻饰感人至深,“词气宏拔,风韵秀上,亦为一时盛作”(《隋书杨素传》)。
播州区
播州区的词语属性 拼音b zhu q拼音字母bo zhou qu拼音首字母bzq 播州区的百科含义 播州区隶属于贵州省遵义市,地处贵州省北部,大娄山脉东支中段与乌江中段北岸之间,介于东经106°17′22″—107°26′25″,北纬27°13′15″—28&de